我国外来危险性病虫呈扩散态势

国家林业局日前发布2006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结果:外来危险性病虫仍呈扩散态势,松树钻蛀性害虫危害进一步加重,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等常发种类发生面积回升,森林害鼠(兔)危害程度有所加重,森林有害植物将继续蔓延。 据预测,今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967万公顷,同比增加4%。天然次生林、灌木林和荒漠植被病虫害发生面积133万公顷,有害植物发生面积53万公顷。 专家分析,今年,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预计为7.7万公顷,与去年持平,江西沿长江一带的松林区、福建闽南、广东北部及西南地区有可能出现新疫点。松毛虫在湖北、湖南、辽宁、云南、安徽等地局部成灾加重。松突圆蚧在福建发生将呈上升趋势,在广西粤桂交界扩散蔓延势头迅猛。萧氏松茎象在江西、福建等地发生呈加重趋势。红脂大小蠹、纵坑切梢小蠹、云南木蠹象发生面积呈下降趋势。 杨树病害将进一步呈加重趋势,山东、安徽、江苏、河南发生病害面积将扩大,危害程度加重。杨树蛀干害虫在安徽、山东、甘肃、青海、陕西、辽宁、黑龙江呈加重趋势。杨树食叶害虫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新疆等地将普遍发生,局部暴发成灾。 美国白蛾总体发生减轻。椰心叶甲在海南局部地区出现新疫情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刺桐姬小蜂在广东、海南、福建将有危害。 森林害鼠(兔)发生趋势总体上升。野兔、鼠害在甘肃、陕西发生趋于加重;鼢鼠在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植林地上发生面积、危害程度逐年加大加重;平鼠在东北危害加重。 有害植物紫茎泽兰、飞机草将在西南地区进一步扩散,薇甘菊、金钟藤在广东发生面积稳中有升,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上海、江苏、江西、浙江等17个省(区、市)继续侵占林地。 专家指出,防控林业有害生物,应由重除治向重预防转移,坚持科学防控,依靠法律手段遏制人为传播蔓延,采取综合措施,促进森林健康。要做好预案,完善应急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营林措施,培育健康森林,增强森林自身抵御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加快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体系建设;加大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快防治部门职能转变,将具体防治行为逐步面向社会。 据了解,2005年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933万公顷。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