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3月25日“共建绿色家园——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活动之际,记者就全民义务植树和“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活动情况采访了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
记者: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25周年,请您介绍一下全民义务植树取得的成就。
贾治邦: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自1981年开展以来,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带头履行植树义务,有力地推动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发展。全国各地、各级绿委办精心组织,加强管理,完善机制,组织形式多样的植树活动,群众的绿化意识和生态意识普遍提高,植纪念树、造纪念林蔚然成风,绿地认建认养、保护古树名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全社会“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25年来,全国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到99.3亿人次,义务植树471.1亿株。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推动下,全国造林绿化事业稳步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国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现在的18.21%,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已由10.1%上升到31.6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3.45平方米提高到7.39平方米。全民性的造林绿化,为国土增添了绿色,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每年组织“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活动,在全社会产生了良好的反响。请您介绍一下这项活动的情况。
贾治邦:“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活动是由全国绿化委员会、中央国家机关绿化委员会、中直机关绿化委员会和首都绿化委员会等共同组织开展的义务植树活动。从2002年开始,每年春季组织中央、国务院各部委的部级领导在北京植树,至今已开展了5年,总计有850多名部长参加了植树活动,栽种树木1万多株。部长们对履行植树义务非常积极,踊跃报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干部职工义务植树尽责率的提高,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绿化事业的热情,推动了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
记者:“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活动确立的主题是“共建绿色家园”,确立这个主题的内涵是什么?
贾治邦:“共建绿色家园”这个主题有着丰富的含义。
“共建绿色家园”就是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造林绿化,美化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让我们的家园地更绿、天更蓝、水更清、人更富、生态更优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今年全国绿化委员会成员进行了调整,您作为新一任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和办公室主任,对“十一五”时期的国土绿化工作有什么设想?
贾治邦:过去五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我国国土绿化成效最引人注目的五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着力抓好全民义务植树、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大力提高全社会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意识,国土绿化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我国国土绿化事业进入又快又好发展的新阶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一五"时期国土绿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绿化工作全局,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提高绿化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共建绿色家园"为主题,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突出抓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继续推进绿色通道建设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切实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努力构建以重点工程为骨架、绿色通道为网络、古树名木为点缀、城乡绿化一体化为依托的国土绿化新格局。力争到201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创建80个~100个"全国绿化模范城市"、500个"全国绿化模范县"。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十一五"时期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唱响"共建绿色家园"的主旋律,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国土绿化事业,共同推动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全面落实地方党政领导绿化目标责任制和部门绿化分工负责制,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三是不断丰富义务植树的实现形式。坚持和完善直接参加绿化劳动、以资代劳、认养绿地和树木、宣传绿化工作等实现形式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合各种适龄公民履行植树义务的形式。四是切实加强农村绿化工作。深入开展农村义务植树运动,加强乡镇绿化以及农村的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四旁"绿化和农民庭院绿化,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引导农民种植经济林、花卉和速生木竹,绿化美化农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五是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尽快出台工程建设的后续政策,着力构建工程建设的长效机制。六是大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坚持以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绿化,以城市带动农村绿化,加强城乡接合部绿化,统筹推进山区、农区、城区绿化,努力建成符合现代城市生态要求的城乡一体的绿化体系。七是认真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将古树名木保护作为一项拯救历史文化工程来抓。
对于城市绿化工作要力争实现六个转变。一是由注重绿化景观效果向注重绿化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并重转变;二是由注重绿化面积向注重绿化质量转变;三是由注重城区绿化向注重城乡绿化一体化转变;四是由注重人工造景向注重近自然绿化转变;五是由注重单纯绿化建设向注重绿化建设、绿地管护、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发展转变;六是由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向将绿化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建绿转变。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