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以沿海防护林为主体的海防工程刻不容缓
发布日期:2006-04-18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4月2日至4月10日,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率领的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海洋灾害预警机制”专题调研组,深入到广东深圳、珠海、湛江和广西北海、钦州、凭祥等沿海地区,对建立我国海洋灾害预警机制和加快以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为主的海防工程进行考察调研。调研组由近10位全国政协委员和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
江泽慧在调研中说,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发展速度快,工厂企业多,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密度大,是国防前哨,经济社会地位十分重要。沿海地区处于陆海交替、气候多变地带,台风暴雨、洪涝干旱、风沙海雾等重大自然灾害呈现越来越频繁的态势,海洋污染不断加剧。
江泽慧说,实践已经证明,加强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构筑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是防御海洋性重大自然灾害的根本性措施,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因此,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调研组在一周多的时间内认真考察了一些滨海湿地、滨海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农田防护林网、气象台站、海洋监测站点、重点实验室、实验示范基地、民用港口、军港等,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成就及现状,历史上海洋性灾害的情况,各地海洋性灾害预测预报管理体制、机制和应急预案,各地制定并实施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与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投资体制和投资现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技支撑,滨海湿地保护、海洋性生物保护及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沙化、外来物种入侵情况等,逐项进行了实地调研,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数据。
在调研组小结会上,江泽慧指出,本次调研是本专题的第三次调研。与前两次对福建、浙江等省沿海地区调研的结论一样,切实加快海洋灾害预警机制建设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大力提高我国防御海洋性灾害的综合能力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将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专门报告,建议将海洋灾害预警机制建设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方案,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金旻)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