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熊猫珍稀的的一种长臂猿重现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联同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于今年9月10-15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靖西县发现被认为在我国已灭绝超过半个世纪东部黑冠长臂猿。

  东部黑冠长臂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极度濒危物种,被认为是全球25种最濒危灵长类之一。在本次发现前,越南高平县的崇兴林区是全球唯一已知仍有东部黑冠长臂猿出没的地方,全球数量约三十多只。这次在广西重新发现对这个物种的保护带来新的希望。

  考察队在靖西县林业局、边防部门和当地群众的协助下,由9月10日起一连六天开展以长臂猿为重点的生物多样性调查。9月11日清晨,队员听到了长臂猿嘹亮而独特的鸣叫声,并在次日首次观察到一群共3只个体,随后数天考察队在调查范围的不同地点分别目击到猿群,并获得了野生猿群的照片和录像。初步统计我国境内有3群17只东部黑冠长臂猿。

  除极濒危的东部黑冠长臂猿外,考察队还在邦亮石灰岩林区记录到其它珍稀动植物;如国家重点保护的熊猴、黑熊、鬣羚、巨松鼠,珍稀的兰花及一些列于IUCN红皮书内的全球受威胁动植物。考察队将会把资料尽快编辑成调查报告送交有关部门,并把考察成果发表在学术刊物中。

  因为邦亮林区在国际和国家上的重要性,广西林业局和辖下的靖西县林业局已派专人对此林区进行巡护,并加快在当地建立保护区以更有效地保护和管理这个重要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此外,广西林业局会与包括越南方面的不同合作伙伴共谋对策,以提高东部黑冠长臂猿在我国及全球的长远存活机会

  附加资料:

  长臂猿资料 

  长臂猿是四大类人猿之一,与非洲的大猩猩、黑猩猩和印尼的红毛猩猩都是最接近人类的灵长类,是我们的近亲。

  全球共有约12种长臂猿,只见于亚洲的热带森林。可是,猖獗的森林破坏和偷猎活动,使大部分物种的生存受威胁。

  长臂猿栖息在中、低海拔热带森林,在树冠层活动,极少下地,主要吃多汁野果。所以保存良好的天然林对长臂猿的存活非常重要。

  我国是长臂猿大国,共有六种长臂猿,但只见于云南(白眉长臂猿、白掌长臂猿、白颊长臂猿、西部黑冠长臂猿)、广西(东部黑冠长臂猿)和海南(海南长臂猿)三个热带省份。

  我国所有长臂猿物种都属濒危动物,受国家一级保护

  东部黑冠长臂猿资料

  过往,学者将云南、海南和广西/越南的黑长臂猿列为一个种(黑长臂猿)。但近年科学界普遍同意把红河两岸的黑长臂猿分成两个不同的种 – 即云南元江(红河)以西的西部黑冠长臂猿(Nomascus concolor)和红河以东的东部黑冠长臂猿(Nomascus nasutus)。

  东部黑冠长臂猿曾广布于红河以东一带,从越南北部湾至我国的广西边境的热带地区。

  从来没有科学家亲身见过或研究过广西的长臂猿,仅靠访问群众和猎人收藏的皮张/骨头推断,认为广西的龙州、大新、靖西和那坡沿边境四县曾有长臂猿出没,可是长臂猿自50年代起便被认为在广西灭绝。照我们所知,本考察获得的照片和录像资料是科学界首次能够证实中国确实有东部黑冠长臂猿分布。而越南也从60年代起未有发现东部黑冠长臂猿。

  科学界曾因此认为东部黑冠长臂猿已在地球消失,但科学家于2002年于越南高平县(Cao Bang)发现一个种群,约有30多头。这是在本考察之前全球已知唯一的种群。

  东部黑冠长臂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极度濒危物种,被国际灵长类专家认定是全球25种最濒危灵长类之一。

  本次考察是我国自1950年代起重新发现东部黑冠长臂猿,亦是全球首次获得了我国东部黑冠长臂猿存活的影音记录。本次调查核实我国最少有3群17只东部黑冠长臂猿。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