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畴:在石漠地里开出幸福之花

  西畴,地处我国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这里是石头的天地,漫山遍野,潜在的、裸露的,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石头缝里求生存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只见石头不见土,玉米长在石窝窝,春种一大片,秋收一小箩。”这首民谣,道出西畴人的困境与愁苦。

图为西畴县三光片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前(2014年)与治理后(2017年)对比照片 摄影 吕德仁  

  面对石漠化的吞噬和生存困境的考验,西畴人没有等待、退缩和低头。他们自强不息,意志如磐,奋起向命运挑战,向贫困宣战,用挺直的脊梁托起一片精神高地,用艰苦奋斗点燃希望之光。凭着“西畴精神”,这里石漠变绿洲、石窝变桑田、天堑变坦途、穷乡换新颜。
  向石旮旯要地、要粮
  1990年,西畴县蚌谷乡木者村的王廷位和刘登荣等基层党员干部,带领当地村民,在乱石丛生的石漠地上,点响了开山炸石、垒土造地的第一炮!历时105天共建成360多亩三保台地。
  从此,西畴县正式拉开了向石旮旯要地、向石旮旯要粮的序幕。西畴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出台炸石造地和中低产田地改造的一系列补助政策,也掀起以炸石造地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高潮。
  正是凭着“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西畴人摸索出了石漠化治理的独特模式,找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成功路子:从炸石造地转向综合整治,探索出了“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的六子登科模式,实施山、水、林、田、路、电、村综合整治,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 

  图为西畴县如今在石漠地里种庄稼 摄影 孙健

  时光在鏖战中流逝,奇迹在创造中诞生。西畴人不但向石旮旯要地要粮,还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林业、山地牧业和乡村旅游业。组建专业合作社7个,实施土地流转10000亩,种植猕猴桃5000余亩,发展烤烟3000亩,三七1000余亩,种植核桃4000亩,香脆李等林果3000亩。
  在大山中开路
  群山起伏、乱石林立,曾经西畴县9个乡镇多数村寨通往外界的唯一出路,便是缠绕在悬崖峭壁上的崎岖山路,它就像一条绳索,死死捆住了人们跋涉的腿脚。上世纪90年代初,西畴县各族群众大力弘扬“西畴精神”,喊响了“要致富、先修路”的响亮口号,拉开了一场场农村公路建设大战。

  图为西畴人自主修路 翻拍 孙健    

  西畴县鸡街乡中寨村委会的肖家塘村,曾是一个“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深山村落,农户纷纷举家出走,只剩下4户人家。2006年7月,村里唯一的共产党员侯寿高,与另外3家村民姚仕斌、邓招财、姚光金咬牙盟誓,决意自己修路。他们每天早上8点出工,晚上7点收工,家里人轮流送中午饭,坚持6年之久,硬是在大山深处开凿出了一条5公里长的进村公路。他们被大家称为“肖家塘四愚公”。 

  图为西畴群众同心协力,一起修路 翻拍 孙健

  就是凭着这样的苦干和硬拼,西畴县共挖通进村道路3000多公里,乡村公路是全省平均公路密度的3倍以上,所有乡镇均实现了路面硬化,村委会通公路率达100%,自然村通公路率达99.3%。
  进入新时代,西畴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探索形成群众主动、精神鼓动、干部带动、党政推动的农村公路“四轮驱动”建设模式,不断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创新,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畅通美化、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为脱贫致富打开一扇大门,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着农村交通大发展带来的红利,一个个美丽村庄正在西畴的小康蓝图上精彩展现。
  据了解,截至2018年底,西畴县县公路总里程4123公里,其中国道、省道198.418公里,县乡村道943.976公里,农村公路3025.654公里,公路密度273.77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公路密度的3倍,实现行政村通公路率、硬化率均达100%,村民小组通公路率达100%、路面硬化率达99%,被列为云南省农村公路建设试点县。

  图为西畴县兴街镇老街村 摄影 孙健    

  如今,在西畴大地上,苍翠欲滴的树木、丰收在望的庄稼、硕果满枝的林地、美丽宜居的乡村……很难与记忆中荒凉的石漠化景象联接。
  扶贫先扶志,脱贫靠自己,西畴的发展巨变绝非偶然。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在这里落地生根,“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在这里薪火相传。于是,融入血液的本色历久弥新,石漠中孕育出幸福之花,美好的家园渐行渐近。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