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聚焦大熊猫保护 推进“四个保护”战略

生活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大熊猫 安源摄

  “未来我们将扎实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着力实施完整保护、规范保护、科学保护和协同保护。”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包建华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四川将实施“四个保护”战略进一步推进大熊猫保护。

  四川是中国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也是保护大熊猫、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的重要区域。中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数据显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面积202.7万公顷,约占全国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的78.7%。在现有栖息地外,还有潜在栖息地41万公顷,占全国大熊猫潜在栖息地总面积的45.05%。

大熊猫在玩耍 安源摄

  包建华介绍,近来年,四川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大熊猫生态廊道建设等生态修复工程,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大熊猫世界遗产地”申报,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工作,使大熊猫栖息地得到了有效保护。

  数据显示,随着大熊猫分布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近年来四川省大熊猫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面积出现持续恢复性增长,野生大熊猫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909只恢复到1387只,增长52.6%,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增加到202.7万公顷。

  2017年1月,中国确定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大熊猫主要分布区域,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涵盖70%以上的大熊猫栖息地、8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种群以及大熊猫局域种群之间走廊带,总面积达270万余公顷。

  大熊猫在玩耍 安源摄

  新组建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于2018年10月落户四川成都。对此包建华向记者介绍,四川省按照中央深改组部署,已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初步探索形成了“国家管理局—省管理局—市州七个管理分局”三级管理机构体系。

  “虽然大熊猫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面积总体上有增长,但由于受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影响,路网、矿山、水电站和景区等生产经营活动干扰,大熊猫栖息地被隔离成33个斑块。”包建华透露,目前,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连通性差、破碎化问题较为突出,对大熊猫种群繁育壮大构成威胁。

  “通过建设国家公园,各个局域种群间的‘廊道’不断加强,相当于打通大熊猫‘谈恋爱’、交配的通道,防止近亲繁殖、种群退化。”包建华说,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有利于实现自然生态的系统保护和整体修复,永久保存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同时还将解决野生大熊猫种群的扩大繁育问题。

  包建华说,下一步四川将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扎实推进“四个保护”战略,建立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尽可能将碎片化的大熊猫栖息地连通起来,将现有散落在各级保护地中的自然资源统一收归到一个管理主体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大熊猫种群、栖息地、交流廊道进行实时监测和追踪,进一步落实规范保护、科学保护。

  此外,四川将加强保护区入口社区的绿色发展,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局面。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