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沙地上的“五色板”

  苏和巴特尔说,防沙治沙是藏在农牧民心底的一颗红星。

  他是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乌兰敖都嘎查党支部书记。“乌兰敖都”是蒙古族语,“乌兰”汉译为“红”,“敖都”为“星”。

  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大漠苍凉、黄沙漫天。1951年春,嘎查还没有一名党员,组织上派根登到嘎查筹建党支部,并任党支部书记。1952年,嘎查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牧业合作社,根登带领大家走上了防沙治沙、治穷致富之路。

  70多年来,乌兰敖都嘎查农牧民在一届又一届党支部的带领下,齐心协力治沙、同舟共济致富,嘎查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2023年,嘎查人均收入1.76万元。

  新吉勒呼说,以工代赈蹚出了治沙兴绿富民新路径。

  他是翁牛特旗格日僧苏木党委书记。2023年冬,赤峰市首个以工代赈防沙治沙项目在格日僧苏木开工。工程固沙和灌木造林各5490亩,总投资486.62万元。当地农牧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机械出机械,通过多种方式参与防沙治沙。

  按照规定,项目资金的20%用于劳动用工,这意味着97.32万元将发放给参与工程的农牧民。工程固沙每亩100元,一人一天平均治理3亩可收入300元,六驱农用汽车一天收入1200元。项目资金的2%交给嘎查集体,大约10万元,用于公益支出。

  当时,西北风5—6级,最低气温零下18摄氏度,但工人们打孔插柳热火朝天,赶着在大雪来临前完成草方格作业。

  燕学有说,多元化治沙模式让茫茫沙地实现了锦绣蝶变。

  他是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委常委、副旗长。克什克腾旗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和立足沙化程度先难后易的治理原则和路径,探索出了政府主导、央企助力、多元资本融入、群众参与、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共赢的治沙模式。

  央企参与治沙是克什克腾旗的创新探索。2024年,旗里配合三峡集团、中林集团谋划实施了浑善达克-科尔沁沙地南缘治理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3.37亿元,规划治理36.3万亩。加之中国绿化基金会等其他社会资金助力,今年全旗规划治理沙地68万亩。

  此外,克什克腾旗还谋划光伏治沙13万亩。到2030年,全旗森林覆盖率将提升到33%以上,草原植被盖度提升到60%以上。

  “不管是在翁牛特旗,还是在克什克腾旗,或者其他县区,防沙治沙是刻在赤峰人骨子里的执着。”记者探访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后回到赤峰市,遇到了下乡归来的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陈宗涛。“赤峰人正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精气神书写防沙治沙的新答卷。”陈宗涛说。

  赤峰市境内分布有浑善达克和科尔沁两大沙地。一直以来,全市坚持生态立市理念不动摇,各族群众不畏艰辛、矢志不移向两大沙地挺进。目前,全市沙化土地面积2661.9万亩,均为可治理沙化土地。其中,已治理1433.9万亩,治理区林草植被盖度超过65%。

  2024年,赤峰市针对辖区南北气候和生产、生活条件的差异,按照“北休、中治、南用”的思路进行统筹规划,计划完成生态治理329.84万亩,打好打赢两大沙地歼灭战。

  “北休”,主要是在牧区实施退化林分、退化草原改造修复和禁牧休牧等措施,辅以沙化土地系统治理以巩固提升多年来的生态建设成果。 

  “中治”,主要是在沙化土地大面积分布地区,采取人工干预的方式固沙增绿。

  “南用”,主要在森林覆盖率高的南部地区,大力发展林草产业,带动百姓在绿水青山中致富增收。

  在具体项目实施中,赤峰市明确将继续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推行以工代赈、以路治沙、多元投入等模式,让治沙成果惠及更多农牧民,让乡亲们看到绿富同兴的远景,写好“防沙治沙+民族团结”的新篇章。

  梳理两大沙地歼灭战取得的阶段性成效,陈宗涛总结为:巧调“五色板”。

  站位“红”。全市人民牢记“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嘱托,各行业各部门协同共建,全景展示全市各民族投身两大沙地歼灭战、共建美好家园的壮美画卷。

  哈达“白”。全市各族干部群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努力把两大沙地歼灭战的各项工程打造成各民族共有、共管、共治、共享的民族大团结工程。

  光伏“蓝”。利用光伏板间与板下的可利用土地种植优质牧草、灌木等植被,有效减少了地表蒸发,最大限度保持了土壤的含水量,有利于植被生长、存活,实现了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改土,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目标。

  沙地“黄”。坚持治沙、防沙、用沙一体发展,按照“生态绿化+光伏风电+沙漠生态旅游+饲草种植+特色养殖”的发展思路,对现有沙地该治的治、该留的留、该用的用,实现变沙为宝、化害为利。

  生态“绿”。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沙则沙、宜荒则荒,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模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坚持乔灌草相结合、封修造并举,最大限度增绿、兴绿、护绿、用绿,推动实现生态文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目标。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