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西局探索雪岭云杉自由生长新模式

  盛夏,记者来到新疆天山西部国有林管理局巩留分局莫合管护所克什库尔德宁管护站管护区,采访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

  走进人工雪岭云杉林内,一排排雪岭云杉高耸入云。抬头仰望,蓝天白云在林冠之上若隐若现,显得分外高远、深邃。林间,光影斑驳、微风轻拂,一股淡淡的清凉感遍布周身,令人颇感舒适、畅快。

  “森林经营作业之前,林下枯枝交错,有些地方人都进不去。”陪同采访的巩留分局副局长李发兵说。

  明显变化,源自2023年以来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

  2023年,天西局入围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名单。当年,天西局试点人工林抚育任务共计5500亩,分别为巩留分局3500亩、昭苏分局2000亩。

  为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天西局积极探索,争取政策支持,科学编制作业设计、细化施工作业流程,精心设计了针对枯立木、病死木、被压木的卫生疏伐模式。

  “同时,我们还设立了4种间伐样地,不同模式代表不同的间伐强度,以期探索形成森林可持续经营最优效果的人工林抚育间伐模式。”李发兵说。

  2023年,巩留分局平均采伐株数强度为6.5%,平均采伐蓄积强度为4%;昭苏分局平均采伐株数强度为7%,平均采伐蓄积强度为6%。

  在现场,记者明显感受到,试点区的这片人工雪岭云杉林生长条件已得到极大改善。

  “长期来看,不同强度的间伐模式效果会有何不同?”对此,李发兵表示,目前采用4种不同模式,本身也是一种探索。雪岭云杉生长缓慢,不同模式对林木生长的影响需要长期观察、科学监测。

  在克什库尔德宁管护站管护区,试点区的雪岭云杉林为20世纪90年代栽植,而适宜栽植的雪岭云杉苗一般为苗圃培育的8年生苗木,所以,眼前的这片云杉林竟然已经生长了三四十年。

  据了解,2023年开始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涉及天西局部分人工林,计划分3年完成抚育任务。

  天西局现有人工林郁闭成林面积11.09万亩,其中,巩留分局人工林面积达5.3万亩。在造林初期,采用小株行距密植的方式造林,初植造林密度一般不少于每公顷3000株。由于造林初期造林质量高,管护期各种抚育、管护措施到位,造林保存率基本在90%以上,林木生长空间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目前,天西局大部分人工林处在中龄林阶段,林分郁闭度高,树冠间相互挤压,林冠下透光率低、营养枝偏少,林木个体之间高生长竞争激烈、粗生长缓慢,导致树干纤细。

  在林间,记者看到,高达二三十米的雪岭云杉,从地面往上10米左右的树干上,留有大量枯死枝,主干树皮上也依附着大量枯死物质,容易产生霉变、滋生病虫等。

  因为林内通风差,林下草本植物稀少,基本无灌木层及地被物层,森林群落相对简单。

  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作业,通过去弱留强、降低林分密度,每株雪岭云杉都能够畅快呼吸、自由生长。

  “林分郁闭度将被控制在合理的水平,林木的通风、透光条件及生态资源竞争力得到改善和调控,林地生产潜力得到更加合理发挥,森林质量和综合功能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获得更大生长空间后,林木胸径和树高连年生长量将达到或超过同等立地条件未抚育的林分,林分的蓄积量将进一步增加。”李发兵说。

  为了形成更直观的对比感受,现场采访间隙,记者还特意到未实施间伐作业的人工林中转了一圈。

  很明显,走在作业区相对宽敞明亮的雪岭云杉林下,确实通风强、采光好,林木疏密有致,感觉更加舒适自在。人如此,想必植物亦如是。

  记者认为,实施可持续经营作业,为林下灌木、草本植物的生长及丰富生物多样性创造了基本条件,也为人工林逐步向近自然的乔、灌、草完整森林群落演变创造了机会,有助于形成更加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

  “从长期来看,通过可持续经营,森林质量必将得到极大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性、稳定性也将同步提高。”李发兵满怀信心地说。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