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台湿地保护的大功夫与小巧思

  溪水潺潺,落叶翩翩。公园小径上,三三两两的人群悠闲散步;草坪上,一对新人正拍着婚纱照。这是浙江天台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初冬一景。

  始丰溪是横贯浙江省天台县东西的溪流,是天台的“母亲河”。西晋时期,天台县由“始平”更名“始丰”,始丰溪因此得名。这条溪流跨越千年,汩汩溪水孕育了代代天台人。

  10多年前,天台“母亲河”还是另一番景象。“以前河水都黄黄的,候鸟、白鹭都看不到,钓的鱼有柴油汽油味,旁边的养鸡场排出来的废水臭气熏天。”福溪街道三联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海洋说,“改造后,真的是焕然一新,现在早上来游玩有一种清香的感觉。”

  从浑浊到清澈,从臭不可闻到清香扑鼻,变化得益于天台县对始丰溪湿地大刀阔斧的修复和基于“和合”理念的保护。

  2014年,天台县以始丰溪河道为主体,开始了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为还绿于溪,天台县政府强化湿地周边违建防控整治,拆除沿线违章建筑10万余平方米,关停湿地周边老旧企业、小作坊、养殖场等污染源近50家,累计开展植被恢复30万平方米,恢复始丰溪江心洲、生态滩林等13万平方米,退耕还湿5万平方米。

  同时,开展铁腕治水,狠抓工程治水,全力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完成了545个入河排污(水)口销号整治,始丰溪全流域村庄均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湿地污染源防控治理持续强化。

  始丰溪水清了、树绿了、生物更丰富了。如今,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以上,湿地公园内物种丰富,共有野生及常见栽培的高等植物1093种、野生脊椎动物249种。

  始丰溪湿地的修复保护既有大功夫,也有小巧思。

  在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伊始,即以“和合”二字为规划设计理念,坚持和谐、融合。

  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就地取材,沿岸堤坝均以河底鹅卵石为原材料,既变废为宝,也保持了始丰溪的生态原貌。同时,公园在岸坡防护上设立一种“会呼吸的墙”——由六边形金属网内填充块石或卵石的“格宾石笼挡墙”。

  “平常的驳岸由水泥砌筑而成,相当于把生物硬生生地困住了。以石笼挡墙打造生态驳岸,水流可以穿过,植物可以生长,鱼虾也可以生存。”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发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谢雅敏介绍。

  沿着湿地公园步道行走,可以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密林。这是一片以天然枫杨林为主的天然针阔混交林以及原生古樟树群,总面积超33万平方米。为全面保护和维护这片原始密林,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坚持“不砍一棵树”原则,仅在部分区域采用透水铺装和凌空木栈道的形式设置生态绿道,兼做生态巡护便道。

  “只在树与树之间设置这种木栈道,并把中间小路稍微拓宽。”谢雅敏说。生态绿道既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也保护了湿地生境。

  湿地公园还积极探索湿地共建、共管、共享机制,与沿线主要节点村庄签订共建共管协议,激励各村以“主人翁”身份将湿地保护列入村规民约,努力把绿色发展融入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中。“大家以前洗衣服都去始丰湖,现在没有到始丰湖里洗衣服的。大家觉悟都高了,水干净,对大家都有好处,都是靠大家爱护的。”许海洋说。

  湿地保护的大功夫与小巧思成效显著。

  “我们每天打开窗户,满眼皆风景,处处皆画卷。公园每天晚上游人如织,很多人来这里锻炼,小孩子来玩耍。”始丰街道玉湖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裘国联说。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