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推进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

  日前,2024年重庆市自然教育工作推进会成功举办。会议以“推进自然教育 助力美丽重庆”为主题,总结成果,推介案例,交流经验,部署未来蓝图。

  近年来,重庆市多措并举全域统筹自然教育工作,加强顶层设计,立足基地建设、狠抓品牌引领、不断培育新的市场主体,为社会提供丰富多样的自然教育产品与服务,每年服务公众超百万人次,使全市自然教育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推进会再次吹响集结号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山环水绕,江峡相拥,森林覆盖率达55.06%,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有各类型自然保护地218个。

  本次推进会的召开,旨在提升全社会对自然教育的认知,持续推动重庆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重庆自然教育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化高品质发展。来自重庆市林业系统、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文旅委等16个市级部门自然教育共建单位,大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以及科研院所代表、自然教育企业代表、自然教育社会组织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会议。

  梁平区林业局、仙女山森林公园管理处、乐观地球、自然介公益发展中心、山谷四季森林儿童中心5家代表分享了自然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中国林学会专家现场分析了全国自然教育现状与发展新趋势,广东省林业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广东自然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经验。会上还讨论了《关于加快推进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重庆未来的自然教育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荇菜盛开时节,一群学生齐聚梁平双桂湖畔,描画多角度的荇菜 余先怀摄

  梁平区先后获评“国际湿地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2024年入选“自然城市”平台。双桂湖获得首批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国家林草科普基地、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学校)等荣誉称号,入选重庆首批“青山驿站”。梁平区以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为载体,将自然教育与休闲旅游、农耕研学、传统文化等有机融合,建成8个室外和6个室内科普场馆;生物多样性监测站内配备的“鸟随我行”智能监测系统,投用以来监测到鸳鸯、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携手第三方科普机构开设湿地生态、农耕体验、观鸟等10门自然科普课程,以“校园+公园”为载体,共建湿地自然学校8所;全方位多形式开展湿地科普宣教和湿地自然教育活动100余次,并于2024年3月成功承办第二届“自然重庆”嘉年华活动。

  重庆市林业局副局长黎万山表示,重庆成功创建了一批自然教育基地,打造了系列具有重庆特色的自然教育品牌活动和课程,较好地激发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能与活力,为建设美丽重庆汇聚起强大社会力量,同时也为全市文旅、研学等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典型案例见证行业成长

  近年来,重庆自然教育行业亮点频出。推进会上,重庆市林业局发布了重庆自然教育品牌、自然教育基地、自然教育课程三大类别数十起典型案例。

自然教育导师讲解江津四面山丹霞地貌 郭越宏摄

  在自然教育品牌典型案例中,自然笔记大赛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8届,全市已有超过900所学校、累计100多万名学生参与,是全国参与主办部门最多、影响力最大的自然笔记大赛。“自然重庆”嘉年华目前已构建“4+N”活动体系,推出自然音乐会、自然影展、自然市集等公众可参与的系列自然体验项目、产品和服务。此外,亲邻自然、自然之约、青山少年、鹰飞之城等各具特色的自然教育品牌,结合“守护青山”志愿服务行动,在社区、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地等地持续开展,对增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提高科学素养,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自然教育基地典型案例中,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重庆市率先开展自然教育,率先建设全市首个“青山驿站”,经过12年发展,已建成“1个自然教育中心+3条自然教育小径+5个自然教育站点”自然教育基地体系。目前,缙云山保护区已开发“鸟兽虫木”主题自然教育课程近60套,“漫步缙云”自然教育系列活动500场次,直接受众达2万人次。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推动巫溪县联合县教委、县科技局等5个单位共同印发《自然教育方案》,编制《阴条岭保护区自然教育概念性规划》,建设阴条岭自然教育中心,出版自然科普图书6部,研发独具阴条岭特色的自然教育课程10套。此外,武隆仙女山、开州雪宝山、南川金佛山、璧山秀湖等地也打造了具有当地辨识度的自然教育品牌。

  在自然教育课程典型案例中,巫山县三峡手作步道公益发展中心开展的“手作步道”课程,把生境调查、社会调查实践,低环境影响设施的概念融入劳动中,受到企业受众的欢迎。武隆区仙女山自然教育中心研发的“苔藓森林课”把苔藓植物认知和徒步、净山、废弃物手作相结合,融合了自然认知、社会责任和美育,有知识、有体验、有实践。巴南区彩色森林研学基地把自家基地的特产彩叶树林、蘑菇等研发成劳动课、手工课。北碚清欢渡民宿把自然教育融入饮食起居,研发了甜茶饼、山野茶艺课程等,让自然教育成为民宿经营的特色。山之语民宿把夜观作为民宿附加服务,极大地提升了顾客入住体验,成为游客选择民宿的加分项。

  全域统筹打造四“高”特色

  “顶层设计与基础设施并重,品牌活动与特色课程并用,行业培育与交流互动并行。”重庆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重庆在自然教育的发展中,一直坚持多措并举全域统筹,目前重庆自然教育整体呈现出“四高”特色。

  高站位推动政策扶持。近年来,重庆加大对自然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助推自然教育快速发展。2024年6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印发的《重庆市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将符合条件的自然教育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规划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要支持发展自然教育项目,助力重庆自然教育驶入良性发展快车道。

  高标准建设示范基地。重庆市拥有较为完善的自然教育场馆20多处,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6家、国家林草科普基地2家、全国自然教育学校(基地)7家,缙云山、仙女山、双桂湖、金佛山等自然保护地的自然教育功能较为完善,能常态化、特色化开展系列自然教育活动。

  高质量打造特色品牌。重庆培育了自然笔记大赛、自然重庆嘉年华、自然之约、鹰飞之城、爱在山野、亲邻自然等多个有代表性、影响力和持续性的自然教育品牌,对全市自然教育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

  高水平提供多元服务。目前,重庆有自然教育及相关从业机构300余家,为社会提供了涵盖自然讲解、自然观察、自然博物、自然体验、生态手作、科学探究、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各种主题类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丰富多样的自然教育产品,年服务公众上百万人次。

  黎万山表示,接下来,重庆将联动协同构建多方参与新格局,真抓实干推动自然教育取得新成效。同时,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教育模式和方法,共同书写重庆自然教育事业新篇章。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