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统计数字显示,我省林业在改善生态、降耗减排方面的作用日渐彰显,至去年止,全省森林累计吸收二氧化碳总量为7.873亿吨,释放氧气总量为5.725亿吨,贮碳总量为2.098亿吨,全省森林生态效益总量为6597.11亿元。今年全省将高标准完成22万亩碳汇造林——林分改造示范工程,为固碳降耗减排再立新功。
我省相继启动了“四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深汕高速公路、京九铁路等绿色通道工程进展顺利,沿海防护林和红树林得到恢复;通过林分改造,生态公益林林种树种结构进一步改善,生态功能等级逐步提高。去年全省完成造林作业面积19万公顷,新封山育林0.27万公顷,中幼林抚育18.3万公顷。目前,全省林业用地1101.6万公顷,有林地927.4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达3.8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55.9%,实现了森林资源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良性循环,全省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森林生态效益和固碳减排能力显著增强。与2005相比,全省森林生态效益增加219.28亿元,年增率为3.44%。其中同化二氧化碳效益为1889.49亿元、放氧效益为2060.94亿元、降尘净化大气效益为10.07亿元、储能总效益为715.99亿元。
从今年起,我省用14年时间改造4000多万亩林分。即通过人工改造的方法,使生态效益低下的森林,加速向高生态效益发展。林分改造工程将以获取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选择演替阶段、气候和立地条件相吻合的树种进行种植,并科学地搭配适量珍贵乡土阔叶树种。全省今年将高标准完成22万亩林分改造示范工程。
在推进林分改造工程建设的同时,还将继续大力营造沿海防护林和滩涂红树林;推进铁路、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等道路两旁、大江大河两岸和农田林网绿化;推动森林围城、森林进城,使城市生态建设由单一绿化型向生态绿化型转变;积极开展碳汇造林、能源林基地建设试点,拓展营造林发展空间;优化造林绿化方式,开展封山育林,努力增加混交林、乡土树种比重,充分发挥森林固碳的特殊作用。
小资料:
降耗减排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既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暖的战略举措。1997年159个缔约方签署、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减排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直接减排即工业减排;二是间接减排即发挥森林固碳的特殊作用。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评估:森林是陆地最大的贮碳库,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固定的2.48万亿吨碳有1.15万亿吨贮存在森林中。同时,森林还是巨大的吸碳器。据专家测定,森林通过光合作用,每生长1立方米木材,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目前我国森林年均净增长活立木蓄积量5亿立方米,年均净吸收二氧化碳约9亿吨,为我国每年排放二氧化碳增量的3倍左右。同时,发展生物质能源、恢复湿地也是间接减排的重要措施。(编辑:唐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