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土地沙化是地球的癌症,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家警告:随着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物种灭绝、气候变暖等生态危机的日益突出,地球将失去供养人类生存的能力,生态危机有可能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联合国指出,全球森林已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大厦,并强调,“没有任何问题比人类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更重要了,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应赋予林业首要地位”。
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肩负着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职责。面对生态恶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威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与生态建设,在生态建设中赋予了林业首要地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赋予了林业重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了林业基础地位;从维护本国生态安全和全球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以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持续开展了中国历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林业与生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有效改善了中国的生态状况,而且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选择
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国政府在领导人民摆脱贫困、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一直以战略眼光关注着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森林问题、生态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以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为标志,逐步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森林问题极为重视。1955年,毛泽东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了“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1958年,他又进一步指出:“要看到林业、造林,这是我们将来的根本问题之一。”这一时期,中国政府确定了“普遍护林、重点造林”的方针,有力推动了森林资源发展。
1978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植树造林运动。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并决定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1981年12月,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从中国最高领导人到亿万民众持续27年,年年履行植树义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04亿人次,义务植树492亿株。当时一位关注世界森林的当代著名林学家、英国人理查德·迈克尔评价说,中国的义务植树,为全世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改善生态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中国政府的决心也是极其坚定的。1991年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又发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再造祖国秀美山川”的号召,进一步动员全国人民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中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世界上首部防沙治沙法也在中国诞生。中国政府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祖国秀美山川,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大战略部署。”2001年,刚刚走进小康的中国毅然决定,在今后十几年内,投资几千亿元,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
在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的基础上,继续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着创新和发展。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2005年9月,中国政府又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发出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从而在全国形成了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的基本格局。
在深刻总结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世界各国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中国政府以对民族和人类高度负责的精神,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战略思想,并将“建设生态文明”、“成为生态环境良好国家”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描绘了新世纪中国生态建设的宏伟蓝图。生态文明是继人类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形成的新型文明形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和成果的反映,它摈弃了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为,走上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伟大征程。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21世纪人类文明的旗帜和方向。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经过艰辛探索、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选择,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在自身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同时,也在谋求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在2007年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主席从维护全球气候安全的战略高度,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10年中国森林覆盖率将由现在的18.21%提高到20%,并提出了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的重要倡议。这是中国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促进世界文明发展又迈出的重要一步。
二、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
中国政府把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放在了生态建设的首要位置。经过中国政府和人民长期艰苦的努力,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时的8.6%,增加到目前的18.21%,森林蓄积量达到124.56亿立方米,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36.18亿立方米。
(一)人工林面积占世界人工林面积近1/3。目前,中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5300多万公顷,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近1/3,居世界首位。2000―2005年全球年均减少森林面积730万公顷,而中国年均增加森林面积405.8万公顷。中国人工林年均增量占全球人工林年均增量的53.2%。这一重大成果,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全球森林评估报告指出:在全球森林资源继续减少的情况下,亚太地区森林面积出现了净增长,其中中国森林资源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他地区的森林高采伐率。
(二)严格保护天然林。中国天然林面积为1.17亿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60%。为加强天然林保护,在试点阶段投入114亿元的基础上,中国政府决定,从2000―2010年投入962亿元,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经过9年的努力,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减少森林资源消耗4.26亿立方米,有效地保护了9837.72万公顷森林,工程区内净增森林面积815.7万公顷,净增森林蓄积4.6亿立方米。
(三)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森林资源管护制度。一是建立了以森林限额采伐、林权登记发证、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和森林资源定期清查为主要内容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二是建立了以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为主要内容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20年来,中国森林火灾受害率平均控制在0.5%。以下,低于世界同期平均水平。三是建立了森林资源监督制度。这些制度的形成,促进了森林资源消长的良性循环。
三、发展碳汇林业和生物质能源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和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这是森林的“碳汇”功能。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吨碳,其中1.15万亿吨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就其能源当量而言,是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而且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等优点。中国政府通过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升森林的“碳汇”功能,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中国森林资源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1980―2005年,中国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造林和森林经营,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46.8亿吨,通过控制毁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3亿吨。2004年中国森林净吸收了约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同期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以上。2006年底,来自中国、芬兰、苏格兰及美国等国的6位不同学科的国际著名专家共同对全球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进行了评估。一致认为,1999―2005年间,中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态价值。
(二)建立中国绿色碳基金。为推动全社会参与植树造林,应对气候变化,2007年7月,中国国家林业局联合有关单位和机构成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该基金是中国绿化基金会的专项基金,旨在通过企业、个人或组织出资造林吸收二氧化碳,并将所造林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登记在出资方的社会责任账户并予以公布,以此为减缓气候变暖作出贡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已先期注资3亿元人民币。
(三)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中国现有灌木林、薪炭林、林业剩余物,每年可提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生物量为3亿吨左右,折合标准煤约2亿吨。中国木本油料树种总面积超过400万公顷,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有154种。中国森林资源中果实富含淀粉的树种也很丰富,如栎类果实经加工提炼可转化燃料乙醇和生物化工产品,现有面积达1800多万公顷。中国现有宜林荒山荒地5700多万公顷和近1亿公顷的盐碱地、沙地以及矿山、油田的复垦地等边际性土地。为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中国政府编制了《全国能源林建设规划》、《林业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十一五”建设方案》。中国国家林业局先后与中国石油、中粮集团、国家电网公司等开展了合作。2007年已在云南、四川、湖南、安徽、河北、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合作建设油料能源林基地100万亩,并积极推动林业生物柴油加工业的发展。
四、沙化土地治理
中国是受土地沙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为遏制土地沙化,中国政府坚持科学防治、综合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针,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顽强奋斗,使沙化土地扩张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全国土地沙化由20世纪90年代末期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新世纪初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
(一)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这项工程建设范围涉及中国北方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规划造林3508.3万公顷,建设期1978―2050年,将历时73年。经过近30年的建设,累计造林保存面积237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增加到10.51%,森林蓄积量由7.2亿立方米增加到10亿立方米;2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黄土高原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营造经济林391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200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5。
(二)强化京津风沙源治理。中国政府于2000年启动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省区市的75个县(区、旗),规划治理总面积2057.35万公顷。到2006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任务612万公顷,实行禁牧面积568.4万公顷,生态移民10.12万人。2005年与2001年相比,工程区林草植被盖度平均提高了10%―20.4%,植被多样性指数提高0.45―1.65,向大气释尘量下降15.8%。
(三)建设规模宏大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中国平原地区耕地和人口约占全国的40%,是粮食主产区,也是无林少林地区。为了改善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中国政府组织人民大力开展平原绿化。从1988年到2007年,全国平原地区累计完成造林71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7.3%提高到现在的15.8%,新营造农田防护林376.8万公顷,农田林网控制率由1987年的59.6%增加到现在的74%,3356万公顷农田得到保护。
五、湿地保护与恢复
中国湿地总面积约为3800多万公顷,居世界第四位、亚洲第一位。中国湿地保存了全国96%的可利用淡水资源。中国湿地保护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保护强度大,已取得显著成效。
(一)实施全国湿地保护工程。2005年,中国政府编制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计划投资90亿元,实施400多个项目。目前,已审批实施近200个项目。在国家项目的示范带动下,全国已建立国家湿地公园18处,面积27万公顷;建立47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使1715万公顷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二)加强三江源湿地保护。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为保护这一地区的湿地,2003年中国政府建立了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生态功能最重要的15.23万平方公里区域纳入保护范围;2005年制定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计划投资75亿元,对河流、高原、湖泊、沼泽等类型的湿地进行重点保护,同时通过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措施,全面保护和恢复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强水源涵养能力。
六、水土流失治理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新中国成立以来,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取得了重大成果。
(一)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998年长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后,中国政府把“封山植树,退耕还林”放在灾后重建综合措施的首位,并作出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1999―2006年,25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9个县、1.2亿农民,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896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1162万公顷、封山育林156万公顷。中央财政需投入2244亿元,到2006年已投入1303亿元。为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2007年8月,中国政府又作出了现行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期满后再延长一个周期的重大决策,中央将新增投入2066亿元,使退耕还林工程总投入达到4310亿元。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占国土面积82%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个多百分点,有效减轻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据四川省水文监测,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后,2004年与1998年相比,长江一级支流年输沙量大幅度下降,其中岷江夹江站减少38.6%,嘉陵江亭子口站减少94%,涪江射洪站减少95.6%。
(二)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长江流域涉及18个省区市,总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由于长期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人为破坏,长江流域森林植被大量减少,生态严重恶化,洪灾、旱灾、泥石流成为长江流域的三大心腹之患。为恢复长江流域的森林植被, 1989年中国政府启动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共完成营造林832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6.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净增9.6个百分点。
(三)构筑万里海疆生态屏障。1991年中国政府启动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工程覆盖沿海11个省区市、221个有海岸线的县,累计完成营造林386.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增加10.6个百分点;新造和更新沿海基干林带7884公里,使海岸基干林带达到1.7万多公里。为吸取印度洋海啸的惨痛教训,中国政府已经进一步修编了工程建设规划,决定到2015年,再投资99.84亿元,全面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
七、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
中国野生动植物极其丰富,仅脊椎动物就有6481种,居世界前列;高等植物达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位。中国政府于2001年实施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野生动物保护。一是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并切实加大执法力度。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了“绿盾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二是强化栖息地保护。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等形式,有效保护和改善了野生动物栖息地。三是拯救繁育珍稀濒危物种。圈养大熊猫种群达到239只,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596只;朱鹮从1981年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1000多只。四是积极推动野生动物资源繁育。五是建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在候鸟等野生动物重要聚集分布区域建立了350处国家级、550处省级和2000余处市县级监测站,布设监测点和巡查路线近万处。
(二)野生植物保护。中国政府颁布了《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初步建立起野生植物就地保护网络体系,涵盖了65%的高等植物种类和13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主要栖息地。建立了400多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育、基因保存中心和160多家植物园、树木园,保存了中国植物区系成分植物物种的60%,上千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三)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395处,覆盖了15%以上的陆地国土面积,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建设各类自然保护小区5万多处,总面积150多万公顷。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类型齐全、功能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
八、发展林业产业
立足国内解决木材需求是中国的基本政策。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解决国内的木材需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陆续建立了4466个国有林场,森林面积达3666.6万公顷,其中培育人工林1333.3万公顷,20世纪90年代又大力推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2002年中国政府又启动了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目前,全国已营造速生丰产林490万公顷。
在以速生丰产林、纸浆林、能源林等为主的林业第一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以木材加工为主的林业第二产业迅猛发展。中国人造板、木质地板、竹材及竹制品、家具、松香等产品产量均已位居世界前列,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而且为繁荣国际市场发挥了作用。
九、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的文化。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生态文化,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致力于使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
中国政府把生态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布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每年开展“关注森林”、“保护母亲河”行动,在植树节、国际湿地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等重要纪念日,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拍摄制作了系列电视专题片《森林之歌》,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人与自然”、“绿色时空”、“绿野寻踪”等专题节目。创办了《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林业》、《森林与人类》、《国土绿化》、《生态文化》等报刊。树立了林业英雄马永顺、治沙女杰牛玉琴和治沙英雄石光银、王有德等先进模范人物,坚持用榜样的力量推动生态建设。
深入开展“林业与构建和谐社会”、“林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林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林业与国家安全”、“林业与节能减排”等重大生态课题研究,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出版了《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林业与生态建设》、《毛泽东论林业》、《周恩来论林业》、《刘少奇论林业》、《生态文化建设论》、《生态文明建设论》等重要图书。举办了中国林业产业国际博览会、森林旅游博览会、花卉博览会、生态文化节、竹文化节、湿地保护论坛、国际沙漠论坛、绿色财富论坛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及“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等活动。
十、加强生态领域国际合作
生态危机没有国界,保护生态需要全球的共同行动。中国政府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进全球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
(一)认真履行国际公约。
――中国于1980年12月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2000年和2004年连续当选为公约常委会副主席国和亚洲地区代表。中国成立了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履约管理体系。
――中国于1992年1月3日加入湿地公约,目前为公约常委会成员国和公约财务小组成员国。中国将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作为中国政府在可持续发展总目标下的优先行动,认真履行公约的各项义务和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中国政府先后成立了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和中国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
――中国于1992年6月11日加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定,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不承担减排义务。但中国政府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实行节能减排,并积极与发达国家合作开展清洁发展机制下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
――中国于1992年11月7日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国政府建立了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基本制度,实行了野生生物资源有偿使用和限额使用制度;制定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林业行动计划》、《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
――中国于1997年5月9日加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担任第一届科技委员会主席和第六届缔约方大会副主席。中国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履约行动方案,将荒漠化防治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和战略。
――中国于1999年4月23日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中国政府颁布实施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初步形成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机构体系框架。
(二)全面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先后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中国国家林业局代表中国政府先后与11个国家签署政府间合作协定,与34个国家签署了41个部门间合作协议(备忘录)。
十一、提供有力支持保障
中国已经走上了依法治林的轨道,形成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了执法体系。建立了林政管理、森林公安、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植物检疫等方面的执法机构和队伍。
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大幅度增加了生态建设投入。“十五”期间,国家共安排林业投资2120亿元,是新中国成立后前50年总和的1.5倍。
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地、县四级林业科学技术研发体系、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体系、技术标准与质量监督体系、林业科技管理体系。“十五”以来,完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制定了《林业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取得了1000多项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科研成果,推广了800多项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林业科技贡献率已由1996年的27.3%提高到2006年的35.4%。
十二、生态建设的战略重点
中国的林业与生态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中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实现生态良好的目标,任务极其艰巨。中国政府站在维护国家和全球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将继续实施宏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力争改善中华民族的生存条件并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较大贡献。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中国政府将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力争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0%,增加森林的固碳总量。加快构建“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推动亚太地区森林资源恢复和发展。
――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继续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
――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坚持科学防治、综合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针,加强“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加强重点地区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加快推进从“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力争到2030年,使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达到713个,国际重要湿地达到80个,90%以上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形成较为完整的湿地保护和管理体系。
――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得到恢复和增加,所有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良好保护,维护物种安全。
――努力保障木材供应。立足国内保障和改善木材等林产品供给。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力争到2015年完成1333万公顷的建设任务。
――大力发展木本粮油。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人均占有食用木本植物油达到0.8公斤,人均占有水果达到50公斤,人均占有木本粮食10公斤,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国民营养水平作出贡献。
――积极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积极开发现有森林中能源原料,充分利用现有宜林荒山荒地培育能源林,开发相关的配套技术,逐步形成原料培育、加工生产、科技开发的“生物质能一体化”格局。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解决好自身的生态问题,是增加中国人民福祉的要求,也是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要求。中国政府和人民将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