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继续解放思想 促进林业再上新台阶——解放思想大讨论(六)

  江门市林业局局长曹石金指出,为贯彻落实好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全省林业应以解放思想为“纲”,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促进我省林业工作的大突破、大发展。联系江门市林业工作实际情况,应该着重在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
  
  一、在发展观念方面,要大胆更新,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江门在林业事业的发展上思想观念解放的空间还很大,需要我们林业工作者要认清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开拓精神不足、怕难畏难”,“得过且过、怕负责任”,“创新精神不足、因循守旧”的种种思想,我们要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自己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不怕困难,奋发图强的良好精神状态。在今后一段时期,林业部门要根据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充分认识到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要承担起生态建设的重任,当好生态文化的建设者,发挥核心作用。为此,要及时调整林业发展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建设林业生态市,稳步推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二、在生态建设方面,要调整思路,努力构筑森林生态屏障
  
  在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上,要克服局部和狭隘视野,克服短期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处理好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当前,要落实好江门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林业生态市的意见》和即将出台的《江门市造林技术规程》,解放思想,调整思路,大力推进森林分类经营。一是逐步调整公益林与商品林的布局与面积,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生态公益林体系;逐步将水库周围第一重山和绿色通道两旁的商品林逐步划为县、市级生态公益林,并按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建议市、县两级人民政府根据财力状况制订可行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逐年增加生态公益林的合理补偿标准。二是进一步完善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制度。随着一些重大项目的建设,部分林地生态区位发生变化,需要做出调整,但目前我省还没有明确的生态公益林调整和经营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公益林调整、保护以及如何经营的问题。因此,建议省进一步完善生态公益林调整制度,制定有关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规定,尤其是要完善群众投资建设生态公益林的制度,建立生态公益林投资、经营及管理激励机制,使生态公益林的管理更加制度化、科学化。三是积极开展造林绿化活动,不断改善国土生态状况。抓好国土绿化要合理选择造林更新树种,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凡生态公益林的林分改造选择以乡土阔叶树种、能源树种或珍贵树种为主要树种;饮用水源水库沿水边和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旁的林地,引导投资者不再大面积种植桉树等短轮伐期树种,现已种植的,适当延长轮伐期,并逐步进行调整,改为种植乡土阔叶树种或轮伐期长的经济用材树种;商品用材林按国家现行林业政策依法依规进行管理,提倡营造混交林,种植珍贵树种,以做到长短结合,不断改善国土生态状况,提高绿化水平。四是要认真组织实施江门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重点抓好潭江及西江流域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湿地红树林及沿海防护林、绿色通道及农田林网、森林公园及城市林业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努力构筑江门森林生态屏障。
  
  三、在资源管护方面,要改革创新,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增长
  
  首先,抓好森林防火工作。计划从今年开始,3年内建立起“全市统一、功能较为齐全、反应灵敏、高效指挥、科学决策、合理调度、上下联动”的森林防火应急指挥体系,实现有效监控、预测全市森林火灾事件,确保无重大山火发生。其次,完善森林资源采伐管理制度。对生态公益林的采伐管理,要严把审批关,加大对生态公益林改造全过程的指导监督力度;对商品用材林的采伐管理,要进一步放开放活,以保障经营者的自主权和林木处置权。第三,改革基层林业站管理体制。把镇级林业工作站作为县级林业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行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与镇双重领导,以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林业站要定编定员定职能,其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及事业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从而,提高林业站工作人员依法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有效预防乱收费或“搭车”收费现象的发生。
  
  四、在产业发展方面,要放手搞活,不断壮大林业经济实力。
  
  根据省林业局出台的《关于发展桉树人工林的意见》和省10厅委局制定的《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在发展林业产业方面,关键要抓好对发展桉树人工林的规划与指导,正确处理速生丰产林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规范营造林管理。在此基础上,逐步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构建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林木加工业为龙头,以森林生态旅游业为突破口的林业产业体系。
  一是加快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目前非公有制经济投资造林面积为143万亩,仅占商品用材林的1/3,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用国家政策、科学数据和大量事实来消除部分党政领导、人大代表及各界人士对桉树人工林的误解和抵触思想,减少政府对投资者的行政干涉;放宽政策,以市场为导向,允许投资者依法自主选择造林树种、轮伐期和采伐量;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从宏观上编制林地使用规划,加强引导,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
  二是大力扶持木材加工企业。目前,全市上规模的林木加工企业有4家,每年可消耗木材60万立方米,年产值达到6亿左右。要继续加大对这些大型木材加工企业的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开展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促进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充分圭峰山、北峰山等2个国家级以及河排、潜龙湾、大雁山等3个省级森林公园的自身资源和景观优势,挖掘生态旅游资源潜力,广泛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变以往分散投资、零星经营的做法,吸引大的企业或集团来参与森林公园的建设,科学规划,整合资源,提高森林公园的档次。同时,要引导林农因地制宜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景点,吸引不同层次的游客来观光、休闲、度假,以促进我市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