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华:抓住春季造林契机全力救灾复产

  2月20日,徐萍华局长在全省救灾复产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今年元月下旬以来,我省遭遇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袭击,粤北地区林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损失。截至2月16日,韶关、清远、河源、梅州、肇庆等5个市和省属天井山林场、乳阳林业局林业受灾面积1124.4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66.48亿元,其中:林(竹)木损失65.70亿元,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经济损失0.19亿元,其他基础设施经济损失0.59亿元。林业系统直接受灾职工4320人。   灾情发生后,在各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林业主管部门迅速行动,周密部署,明确责任,协同配合,积极应对雨雪冰冻灾害,采取得力措施开展抗灾自救和援助工作,维护林区稳定,努力降低灾害损失。   我省林业灾后生产恢复重建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救灾与复产结合,恢复重建与发展生产并举,做到千方百计保民生,全力以赴促复产,确保林区、林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由于我省林业受灾面积大,经济损失重,恢复周期长,重建难度大,各地林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灾后生产恢复重建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坚定信心,克服困难,精心组织,强化措施,抓住春季造林的契机,认真抓好救灾复产工作。为此,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科学组织安排,全力救灾复产。受灾地区的林业主管部门要把林业灾后生产恢复重建工作摆在第一位,各专项工作都要围绕灾后生产恢复重建工作进行调整完善,并做好长期建设准备。要成立灾后生产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要组织专家和有关人员,采取各种手段,抓紧对林业灾情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根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林业科技救灾减灾技术要点,结合我省实际,拟订全省统一的技术指导意见。要派出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干部和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组深入受灾林区,指导灾后重建工作,减少林业经济损失。各地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恢复重建规划方案,分类施策,并认真组织实施。林区、林场和自然保护区要主动自觉融入地方党委政府灾后生产恢复重建工作部署之中。全体林业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从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出发,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精神,迅速投入灾后林业生产恢复重建工作,恢复林业生产和林区群众生活秩序。   二、强化种苗工作,保证春季造林。这次雨雪冰冻灾害使重灾地区的林木种苗生产遭受较大损失,尤其是今年造林苗木受损严重。各地林业主管部门要立即组织力量对本地林木种苗受灾情况进行普查,摸清种苗余缺情况,及时、多方调剂林木种苗,支援苗木受灾严重地区,保障今年植树造林种苗供应。要抓住当前天气逐步好转、气温回升的时机,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大力开展春季育苗,推广容器育苗和无性系扦插育苗,利用温室、荫棚等保温设施,缩短育苗时间,扩大苗木供应量。要加强林木种苗的市场监管,防止囤积居奇、哄抬种苗价格。强化种苗质量监管,坚持选用优良合格良种苗木造林,杜绝采用不合格种子育苗和使用伪劣、带病虫害、弱苗等不合格苗木上山造林。各地要根据林木受灾情况,及时调整年度造林绿化计划,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做好造林作业设计,把造林任务层层分解到县、乡(镇),落实到小班地块,确保完成今年造林任务。要组织专业队伍和林区群众迅速掀起春季造林备耕的热潮,做到早规划、早备耕、早栽植。要结合灾后生产恢复重建,切实做好林分改造和东江流域水源涵养林等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要创新机制,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科学种植乡土优良树种。   三、加强资源管理,维护灾区秩序。我省这次林分受灾面积非常大,雪压木和冻死木清理工作十分艰巨。要及时组织人力对受灾林分进行科学、全面清理。针对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针叶林和阔叶林进行分类施策,科学抚育,尽量保住能扶梢生长的林木,控制确需砍伐的林木,及时清理损毁林木,保护后备资源,增强森林资源恢复能力。各级林业部门要加强林政管理和资源保护力度,对受灾林木要按山林权属依法、有序进行清理,防止出现哄抢和滥砍盗伐林木事件。要组织好损毁竹木采伐、销售工作,优先安排受灾林木清理的采伐限额指标,做好木材运输管理和安排,保证砍下来的树木能运得出,卖得好,防止出现压价收购和木材价格大幅下跌情况,避免灾区林农损失进一步加重。要加强林区治安管理和资源保护力度,维护受灾林区和谐稳定。省林业局将对灾区林木清理和处理工作作出专门指导和安排。   四、增强御灾能力,预防次生、衍生灾害。这次大面积的林木损毁和毛竹爆裂,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清理,使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和山体滑坡等次生、衍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同时,这次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暴露出我省林业基础设施设备老化和建设滞后的问题突出,林业抗灾能力十分脆弱。因此,必须引起各地高度重视,切实做好预防工作。要进一步落实各项林业灾害防范措施,指导林区妥善处理冻死野生动物尸体,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抓紧清理林下可燃物,及时修复重建受损的野外监测设施设备、森林防火设施及生物防火林带,强化抚育措施,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林业抗灾能力,严密防范各类事故发生。对灾区国有林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林业站所、苗圃场的房屋,特别是职工住房要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对有可能坍塌的危房且无法及时修复的,要组织好搬迁、安置,确保受灾职工群众安全。对被毁坏的电力、通讯、供水等设施,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检查、抢修,确保林区职工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对受灾毁坏的林区道路,要组织力量及时进行抢修,并加强林区道路的维护,确保林区交通顺畅。对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设施要进行安全检修,确认安全后方可向游人开放,保障游客安全。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