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林业局长林伟雄指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灵魂和动力。要解放思想、发展汕头现代林业建设,就要着力查找当前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着力突破制约林业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着力拓展现代林业建设的新思路、新空间、新途径。
近年来,我市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明显工作成效,初步构建起生态型海滨城市特色林业的基本框架,实现了增资源增效益。但是,由于受到资源空间、体制机制、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制约,林业建设步伐仍然不大,林分质量不高,资源管护难度大,森林综合效益还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新时期,我们将从汕头地处沿海经济特区,而且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客观实际出发,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以发展特色林业、现代林业为主题,以创建林业生态市为目标,坚持建设与保护并举,生态与景观并重,重点做好“种、管、引”三篇文章,突出“红树林”和“湿地”二个亮点,努力构筑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在工作思路和措施上,重点推进三方面创新:
(一)推进林业投资机制创新,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方针,努力拓宽投资渠道。既要在林业内部挖掘潜力,积极争取各级党政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增加林业投入,又要努力在林业外部寻找新的投资渠道,形成以各级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各阶层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今年,我们将继续争取国家、省的国债造林和林分改造项目,高质量实施已立项的“中日友好纪念林”和国家“碳汇林”项目,跟踪落实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和企业资助我市的“企业林”、“感恩林”等植树造林项目,充分利用国内外资金和社会各界扶助,加快水源涵养林和沿海防护林、红树林、农田林网为主体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林业生态县创建工作,争取按照省的部署,到2015年,全市所有区县达到林业生态县标准。
(二)推进森林资源管理机制创新,拓展林业发展新空间。我市现有林地100万亩,人均林地面积不足0.2亩,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10,森林资源十分有限。而且随着城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非法占用林地的现象时有发生,林业承担国土安全防护功能的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我们将努力协调处理好林业、国土、农业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建立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有效机制,突出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严格实行林地用途管制。认真执行征用林地的法规和审批程序,严格控制林地转为非林业用地,努力扩大城镇绿化用地,确保林地总量动态平衡。二是实施“向大海要森林”行动。充分利用我市海岸线较长、沿海滩涂资源较丰富的条件,大力发展滩涂红树林,并开展红树林林地确权工作试点。同时,加快汕头海岸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保护、建设步伐,跟踪落实国际湿地示范区二期建设项目和国家级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三是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加快调整林业结构,充分利用坡度在25度以下的近10万亩山坡地,发展传统名优水果、台湾优良水果、有机茶叶、花卉苗木、生态旅游等产业,开发林业的多功能性,提高林业产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
(三)推进林业科技创新,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水平。认真组织林业科技单位围绕林木良种引进选育、资源培育、防灾减灾和资源管理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和科技协作,强化现代林业的科技支撑。大力引进应用红树林新品种、珍贵阔叶树种和优良生态景观树种,提高优稀景观树种、乡土阔叶树种在营造林中的使用率。加快林业适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改善林分、林种结构,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混交造林。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