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以来,一场80年一遇的雨雪及低温冰冻灾害造成韶关、清远、河源、梅州、肇庆等5市及省属天井山林场等地的1124.4万亩林木受灾。
危害一:生态恢复至少要三四十年
雨雪灾害令郁郁葱葱的森林成片倒塌,让大量动物、鸟类倒毙荒野,尽管这几天天气回暖了,然而专家指出,雨雪灾害给广东部分地区造成的生态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灾后一系列的生态连锁反应和次生灾害依然考验着这些地区。
在素有“物种宝库”之称的广东韶关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灾使动植物大量死亡,保护区内78万亩林木中有90%被毁。“灾害毁坏的不仅仅是林木,初步估计,南岭整个生态系统要恢复雪灾之前的情况,至少要三四十年的时间,并且灾后一系列的次生灾害正考验着我们”,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危害二:动物大量死亡易发病虫害
在南岭保护区,记者了解到,目前这里依然是满目疮痍:以前郁郁葱葱的树木被拦腰折断,粗如水桶的百年老树也被连根拔起,更让人担忧的事,这里的动物也无法逃过雪灾的劫难:原本数量级多的鸟类在雪灾后一天才能见到一两只,生命力很强的蟒蛇同样横尸山野。更大的影响是,由于大量的树木受毁,许多动物失去了栖身之所或者无处觅食,纷纷外逃甚至被饿死。同时,由于一些动物的大量减少,一些病虫害失去了天敌,这还可能导致一些病虫害在南岭保护区的流行。原来的生态链,正因为一场大冰雪的到来而遭到严重的破坏。
危害三:南岭地区气候或受影响
专家指出,大量树木受毁还可能影响到南岭地区的气候。据了解,南岭年平均降雨量约3000毫米,大大高于全省1500毫米的平均水平,是北江重要的水源,而树木在涵养水分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专家表示,大量树木的减少将影响到这里的气候,从而进一步影响到这里的生态链条。
危害四:火灾和疫病不得不防
这些次生灾害目前正考验着南岭这样的重灾区。随着这几天天气的变暖,断树残枝逐渐干枯,极易引发大面积火灾。70多万亩的断树残枝极有可能成为一个“火药库”。如果一不小心引起山火,后果将不堪设想。最好的办法是移除断树残枝。但南岭受损林木面积达70多万亩之巨,断树多位于高山峻岭,靠人工清除只能是空想。
此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也是灾后值得关注的一种次生灾害。由于雪灾期间有不少动物死亡,冻雪融化后,死亡动物和各种污物随水流动,水源等环境可能受到污染,导致疫病传播。土壤中的病菌被雪水冲出来,也会引发疾病。同时,由于森林受毁,一些鸟类进入农田村庄觅食,与家禽接触增加,容易造成禽流感等疫情传播。
为此,专家建议,灾后恢复生产中要做好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防止移动和散毒。对野外发现的动物尸体和鸟类也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排除疫情隐患;加强检疫监管,防止病死畜禽流入市场,保障畜产品安全;做好应急准备,及时处置突发疫情。
举措一:省林业局要求严防次生衍生灾害
日前,省林业局连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受灾地区要严防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和山体滑坡等次生、衍生灾害。
针对我省林业受灾面积大、经济损失重、恢复周期长、清理工作艰巨、重建难度大的情况,省林业局已派出多个工作组奔赴各地指导灾后重建工作。同时,要求各地要及时组织人力对受灾林进行科学、全面清理,针对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针叶林和阔叶林进行分类施策,科学抚育,尽量保住能扶梢生长的林木,控制确需砍伐的林木,及时清理损毁林木,保护后备资源,增强森林资源资源恢复能力。各地林业部门也正千方百计保民生,全力以赴促复产,确保林区、林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
举措二:封山育林自然恢复或是最好办法
对于灾后的重建,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坦言,要对70多万亩断树进行人工清理难以想象。“有些人建议引进外资来恢复,我们认为不可行,人工清理困难,此外,自然保护区更多应该从生态区考虑而非商业”,因此,封山育林,让南岭保护区自然恢复或许是最好的办法——尽管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陈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