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林业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基础逐步完善,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产业总产值、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品牌培育和经济效益等均居全国前列。但是,随着森林资源的紧缺性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产业的刚性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我省林业产业的资源支撑较弱、企业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体制机制和政策支持不完善等问题日显突出,而兄弟省份近年来林业产业发展迅猛,要保持我省林业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就必须正视我省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优为目标,以最大程度地实现1.65亿亩林地的价值和林产品附加值为核心,进一步做大以培育森林资源为主的第一产业,做强以林产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做优以森林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第三产业,促进我省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制约我省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森林资源支撑能力薄弱。我省是木材消费大省,近年来年消耗木材总计约2500万 。然而,全省木材年生产量约为700万 , 1800多万 的木材缺口要依靠省外补充和国外进口。由于原料供给不足,使得胶合板、纤维板以及制浆造纸业企业之间对木材原料的争夺战愈演愈烈,木材原料价格大幅度攀升,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效益下滑。
2.营造速生丰产林遇到了新的阻力与困难。营造速生丰产林一次性投入资金大,回报周期长,稳定连续的林业政策对鼓励和保护民间投资造林的积极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近年来,有的地方对林业政策的理解不夠全面;有的对桉树的认识缺乏科学态度,片面认为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林中无飞鸟、林下不长草”,甚至说桉树有毒有害;有的因个别经营者的不当做法造成水土流失或毁林造林的局部现象而以偏概全,因噎废食, “一刀切”暂停桉树种植;有的干脆明令禁止种植桉树。以上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业政策的贯彻执行,不但造成了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损失,也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阻碍了速生丰产林的发展。
3、林业企业整体素质不高。我省林业企业素质参差不齐,企业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一方面,大多数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不高。我省的人造板业,近年来虽然发展迅速,经济总量较大,但有规模、有竞争力的企业不多。在全省11000多家木材加工企业中,年加工能力在1万 以下的小企业占90%,10~20万 的大企业仅有12家,20万 以上的特大企业只有9家。大部分人造板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胶合板厂)工艺设备落后,加工方式粗放,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生产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管理难度大。另一方面,企业自主品牌少,核心竞争力不强。我省的林业企业的自主研发力量薄弱,难以进行技术改造。企业创品牌的意识不强,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含量甚低,尤其是出口型家具、木质玩具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
4、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我省林业产业仍以传统的木材生产、木材加工业为主,还没有脱离传统林业的轨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林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已不仅仅是木质产品了,非木质产品和生态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而我省林业新兴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森林生态旅游、生物质能源、木本粮油等产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林业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5、行业管理缺位乏力。近年来,我省林业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林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在林业产业政策、法律方面仍然存在法律不完善、政策不配套的问题。同时,林业产业管理的机构设置也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配套。1998年,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原国家林业部撤消林业产业司,2000年我省在机构改革中,省林业局也相应撤消了林业产业处,随后,各市、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内设的林业产业科(股)也相应先后撤消,林业部门管理林业产业的力度严重削弱。虽然去年省林业局重新成立了“产业处”,但市、县的林业产业管理网络建立还需待时日。
二、推动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把提高森林资源丰度作为发展林业产业的第一要务。森林是支撑稳定的生态环境的根本保障,更是林业产业发展的根本基础。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低产林分改造工程。林分改造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除了要争取各级财政投入外,也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自办或联办林场,鼓励木材加工企业把林地当作“第一车间”,参与林分改造,办好原材料生产基地,推进林板(纸)一体化,提高原材料自给率。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是缓解木材供求矛盾的重要途径。桉树和松树、杨树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速生丰产纤维用材树种,联合国粮农组织在80年代就已肯定了桉树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就速生丰产而言,目前在我国南方还没有任何其他树种可以替代桉树。而我省目前连片规模的桉树种植面积才有1000多万亩,仅仅占全省林业用地的6.15%,占有林地面积的7.3%而已。因此,要旗帜鲜明地大力发展以桉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当然要科学规划、适地适法、合理施肥,提倡混交或轮作。
2、大力发展非木质资源产业。根据广东的特点,要重点发展木本粮油、林药、森林食品的培育加工业和野生动植物的驯养利用业,丰富森林产品。大力推进生物质能源的研发,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不断挖掘森林资源利用潜力。要科学利用森林景观资源,大力发展以森林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加大行业内投入或引进社会资金、国外资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比重和服务水平,打造有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新产品,不断拓展森林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新领域。
3、大力发展高效木材加工业。积极鼓励以“三剩物”为原料、资源利用较充分的中高密度纤维板、刨花板,尤其是木基复合产品等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企业的发展。同时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通过技术开发、装备研制,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木质原料,变废为宝,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
4、调整布局,改善结构,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要根据各地森林资源的丰度和特点,以及原材料调入的可行性,合理配置木材加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实施总量控制和结构优化,遏制产能大于供给的失调问题,避免企业同质化、争资源、争市场的恶性竞争,保障整个行业的合理、有序、良性、循环发展。对于现有的木材加工企业,在严格准入门槛的前提下,可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进行整顿,整合一批,淘汰一批,提高一批,坚决取缔无证经营,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同时要树立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自创品牌,对内起领军作用,对外开拓国际市场。
5、创新林业产业经营管理新模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积极探索保障农民利益的林业产业经营管理新模式,如探索建立农村经济合作中介组织,代表农民参与林业公司的经营管理,维护农民利益。总结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林农致富。规范林地流转,建立现代林业要素市场,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市场信息,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投入林业建设。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商品林、经济林及森林旅游等产业建设,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山区经济发展。
6、建立林业产业信息管理系统,增强为企业服务的能力 。尽快建立我省林业产业基础数据库,全面反映林业企业名录、经营状况、产品产销情况、主要林产品市场价格、产业结构和布局等产业发展动态,及时发布林业最新产品信息,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和公众需求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拓展林产品流通市场服务,建立广东林产品价格信息指导系统,加快林产品展销中心建设,探索建设广东进口木材集散港口,推进木材研发中心的建设,推进林产品自主创新。
7、加强行业管理,规范企业行为。省林业局已增设了产业处,林业产业的管理有了行政职能机构。但多数市、县没有产业管理机构,很有必要在市、县建立产业管理机构,使之形成完整的管理网络。要尽快出台《广东省木材经营运输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管工作,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和市场秩序。同时要加强林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拓展我省林业产业对外经贸交流与合作。(产业处 陈俊光)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