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抢救斗门水松林

 
  珠海斗门保存着我省规模最大的水松林,近年来由于薇甘菊入侵和生存条件的恶化等原因,生存环境堪忧,引起了我省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注意。日前,来自华农等高校的专家学者深入斗门视察水松林生长情况,为抢救和发展水松林出谋献策。
  “植物活化石”生存环境堪忧
  水松在我省主要分布在西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珠海斗门和新会,是我国特有珍贵的孑遗植物,被列入国际濒危种,国家I级保护植物。水松树干通直,树型优美,特别是其根系发达,喜潮湿,抗风力强,是华南平原丘陵水网地区防风护岸林、农田防护林的优良树种。《广东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把水松湿地列入重点工程项目予以重点保护。
  水松群落主要分布在珠海斗门的白蕉镇竹洲头岛。竹洲头岛面积360多亩,是我国集中分布面积最大的水松林群落,大部分为上世纪80年代早期人工种植,树龄约20余年,平均树高12米。
 

  由于这些水松多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种植的,经过20多年的生长发育开始衰退,部分水松受喷射船形成的冲击浪不断冲刷造成崩溃,水松根部泥土被掏空裸露倒伏死亡。同时,微甘菊对水松产生严重的威胁,生长迅速的薇甘菊依托水松挺拔的树干,向上缠绕生长,最终把这些植物活化石弄得半死不活。
  政府、专家齐施援手
  鉴于水松受害严重,珠海市政府多次组织专家会诊,提出抢救水松的方案。斗门区林业局也多次组织清理微甘菊,大面积的水松得到有效的抢救。
  由于竹洲头岛的林地受喷射船冲击浪不断冲刷,大面积崩溃,岛的面积明显缩小。专家建议,当务之急是沿岛打桩护岸,回填泥土保护林地,解决林地崩溃问题,同时要定期组织清理微甘菊。
  华南农业大学资深教授李秉涛教授建议,要尽快开展全省水松湿地保护专项调查,摸清水松资源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第一、加强水松林的人工恢复,争取财政加大扶持力度,建设水松种苗基地,在珠江三角洲大力种植和恢复水松湿地。第二、釆取人工措施抢救水松资源。抓紧在竹洲头岛水松湿地建立湿地公园或自然保护小区予以重点保护;逐步进行林分改造;在竹洲头岛周边打木桩回填泥土,防止林地崩溃,逐步恢复原有面积;与航道管理部门协商,在竹洲头岛航道设立缓驶航标,降低航速,减小冲击浪强度。第三、加强对水松湿地资源的科学研究。水松在研究杉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古植物学及第四纪冰期气候等都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被专家们称为植物的“活化石”。建议把水松作为珍稀乡土树种,扶持科研单位加强对水松湿地保护进行专题研究,加强水松种苗培育,促进水松合理利用。(保护办)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