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旅游的圣地,夏天平均气温比广州低5—7℃。
它是物种的宝库,众多珍稀动植物藏身其间,有“冰川元老”穗花杉、“活化石”桫椤、红花荷、竹柏、银杏等,数不胜数。
它位于广东中南部,横跨增城、龙门、从化三市县,总面积1887公倾,森林覆盖率高达98.8%.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有豹出没 马帮工人发现三只云豹
上山前两天,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中午去遥感场吃饭,偶遇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胡慧建教授一行。他们是来找云豹的。
这是胡教授今年第二次上山。南昆山总面积129平方公里,保护区是其中最精华的资源。保护区内所有野生动物资源中,有29种陆生脊椎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从2005年开始,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教授们便在南昆建立观测点,长期追踪研究这里的野生珍稀濒危动物。
此前,胡慧建接到当地管理处“报料”,有马帮工人看见一大两小3只云豹在附近林中漫步,大的有八九十公斤、小的二十多公斤。胡慧建一行七八人带着高清望远镜等装备,连夜冒雨赶来。
刚下过雨,云豹的脚印基本被雨水冲刷殆尽。蹲守一整天,科考组一无所获。但令胡慧建等人略感欣慰的是,能发现云豹出没地点也不错,说明这里气候好,土壤好,物产丰富,能为云豹这种位于食物链高端的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
神秘鸟类三年出现两次
南昆山,最令胡慧建记忆犹新的是5年前。他们在这里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南虎斑鳽.
海南虎斑鳽是世界上公认的鸟类濒危物种,英国人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在中国海南岛首次发现,长期以来仅在大英博物馆保存有一副标本,此后近半个世纪,关于它的习性记载甚少,故而被称之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
随行的老摄影师蒋果丁有26年摄影经验,是当时的亲历者。2003年,他跟着华濒所专家来南昆山考察,发现一只幼鸟被当地小孩绑住腿把玩。经验告诉他们,这只鸟可能是第一次在这里出没,于是这只不知名的幼鸟被带回所里研究。
一对比,研究所的专家们兴奋得睡不着,原来这是一只半个多月大的幼体海南虎斑鳽,还没有长出羽毛,嘴很粗长,大眼睛瞪着老蒋,“两个眼睛特别大,跟两个电灯泡似的。”
老蒋几个又回到了山里,根据小孩的描述,找到了水库边的鸟窝。他们断定这里是海南虎斑鳽的居住地,并详细记录周边的环境。
幼鸟在试验基地被驯养两个多月后,还是死了。两年后,南昆山自然保护区的农民又捕获了一只两三个月大的海南虎斑鳽,驯养两个月后同样死去。
不过,这是国内首次发现海南虎斑鳽幼鸟活体。在研究过程中,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专家们初步得出了它的繁殖季节、孵化周期、幼鸟状况等重要成果。
山中“伯乐” 驼背“丑树”处于濒危境地
山里从春节开始,便一直都在下雨。上山的第三天,天终于放晴,难得的太阳驱散了些许寒意。保护区研究员钟文超带着我们上山寻找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伯乐树。
伯乐树是我国独有的单种科植物,在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古地理、古气候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但现有母本树资源稀少,零星分布在南方各省,又因长期以来破坏严重,结果实少,天然更新困难,处于濒危境地。
伯乐树并不出众。如果不是钟文超指给我们看,我们肯定会忽略这颗弓着躯干的“丑树”。这里的伯乐树集中分布在4平方公里以内,是全国最集中的地方。但南昆的伯乐树还是很少有几株相连,全部散落在山里各处。
伯乐树的习性研究,国内还没有太多成果。正在参与伯乐树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陈红锋博士说,由于南昆山春、夏两季雨量大,这里成了植物的天堂。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张应扬主任告诉我们,这里的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而且强度大,降水量占到全年的近9层,年平均降水量可达2600毫升,“比广州多300到600毫升”。
这里特殊的地质条件对“植物王国”的形成也贡献颇丰。保护区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兼有高山、峡谷和河谷平地三种地貌类型。保护区三面高山环绕,形像马蹄,北面的高山减弱了冬季寒潮危害,迎来了夏、秋两季温暖湿润的热带海洋季风,使这里形成了常年温暖、
雨量充沛的“小气候”。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加上该地区多为营养丰富的赤红壤,保护区内森林繁茂,形成了我国南亚热带森林中保存较完整、面积较大的一块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
植株幼年喜荫成年喜阳
而伯乐树这种笫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当属这块森林王冠中最亮的明珠。
2003年,钟文超开始研究伯克树的分布状况。“千里马好找,伯乐难寻。”钟文超在129平方公里的南昆山中,靠双腿一点一点搜寻着零星散落的伯乐树,南昆山现已发现的34株伯乐树分布地点已经被他烂记于胸。由于一些伯乐树靠近村落,长在村民承包的毛竹林内,小钟担心被误砍,一直严格保密。2004年,钟文超采集伯乐树种子,次年春天做了育苗试验。
然而,基于自身知识不够、平时的工作又很繁杂,伯乐树的研究被搁置。2007年10月,南昆山极度濒危植物伯乐树保护和再引种研究项目,拿到了基金资助,并开始尝试用扦插、圈枝等方法,了解伯乐树的繁育特征。现在,初步研究成果是:伯乐树幼年植株喜荫,成年植株喜阳,开花植株一般高出林冠层,树形成尖塔形。
天然氧吧 远古南昆山曾是荒漠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盛夏时节的南昆山,显得更加神秘和深邃。
相传远古年代,南昆山只是一片荒漠,人们深受风沙之害。有一户蓝姓人家,种了许多竹子、树木,都没成活。老父亲听说福建有一种毛竹,耐旱贱生,易成林。于是小儿子蓝瀵跋山涉水,历经九十九天,终于在福建采到竹苗。谁知返乡途中,他被一阵狂风卷上半空,跌落在昆仑山巅。醒来蓝瀵开始痛哭,并惊动了昆仑山神。山神获悉原委后,,告诉他按照昆仑图,在荒漠垒六十六座高六尺的山,用大石头做筋骨,用泥土做肌肉,种下不同的草木花卉,切开手指头,每山滴上六滴血,就会出现绿洲。蓝瀵回到家后,按图垒山,滴血变绿。最终泣血而亡。后人为纪念他,就把这座山命名为蓝瀵山,又因是按昆仑图造成,亦称南昆山。
主峰天堂顶海拔1210米
如今的南昆山,六万亩连片毛竹林满山遍野。山涧溪流纵横交错、碧透清纯,观音潭、翡翠潭、月牙潭、天檀奇观等,令人叹然。这里拥有“南粤天然氧吧”的美誉,森林中空气饱含改善肌体神经系统的负离子,是全国森林中负离子含量最高的地区之一。
南昆山四季如春,年均气温为20.8℃,盛夏时节,这里的平均气温比广州低5-7℃,虽然保护区当地住户不到500人,每年接待的游客却有几十万。生态旅游将是南昆山大力打造的重点之一,不少东莞富商在这里买地置业。
去南昆山,不能不爬天堂顶。海拔1210米的天堂顶是南昆山的主峰,每年春夏之交,天堂顶的杜鹃盛开,漫山遍野。由于这里是花岗岩地貌,山中巨石嶙峋,山腰处,已有500多年树龄的野山橙树长在恋家的老龟背石上,树高不过10米,长长的老根却紧紧地缠绕在巨石缝隙中,寻找着散落的泥土和养分。
■山里奇人 山林为家 隐居二十年
在保护区研究员钟文超看来,今年54岁的曾叔可谓奇人。
由于迷恋中医和武术,1984年,“赤脚医生”曾叔上南昆山拜师学医。1993年,师傅去世,为完成师傅的遗愿,两年后,曾叔辞了工作,上山买地盖房,在此地潜心修行。曾叔的父亲是归国华侨,母亲和妹妹也都在美国,他作为五兄妹中的老大却一个人来山中隐居,家人都无法理解。
山脚下,曾叔家1000平方米的院子就像“世外桃源”:山泉顺势而下,在院子里环绕,水池里养着几尾鲤鱼,“一年,从6斤多养成了2斤多”;邻家的山坡上是曾叔的“活药铺”———两亩地栽满了从山里挖来的黑桫椤、野牡丹等几十种野生名贵中草药;170平米左右的平房仅能容下一张床和几件厨具,剩下到处塞满了坛坛罐罐,浸泡着许多外人不知名的中草药,酒香四溢扑鼻。
曾叔48岁才结婚,晚年得子,“儿子从出生开始,我每天都用中草药给他泡澡,一直泡到三岁。”曾叔说,往后的日子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子健康成长。现在,曾叔5岁半的儿子已被送到广州的学校托管,夫妻二人住在山中,虽然前后收过不少弟子,却没有一个令他满意,“不能超越我,我就不高兴。”
“南昆山是一座金山,你要守住它。”曾叔说,这是当年师傅临终时对他的嘱托。
本版采写:见习记者 饶智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黄皓
(感谢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和华南植物园技术支持)
■保护区档案
◎基本资料:成立于1984年,位于惠州龙门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总面积4000公顷,平均海拔600多米。
◎保护物种:主要为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其中,植物有194科703属1519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有伯乐树,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冰川元老”穗花杉、金毛狗等;动物有4纲29目76科29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蟒蛇、云豹、林麝;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9种:海南虎斑鳽、虎纹蛙等;昆虫有17目128科575种。
◎观光指南:从广州市经京珠高速公路转入街北高速公路后,沿105国道从化温泉方向行驶5—8公里转入355省道直行约40公里即到。
◎访客中心:电话0752-7690690,相关信息请查询www.gdnr.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