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组织全国首次受灾地区野生动物放归活动

   
   

  6月4日上午,省林业局在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织了全国首次针对冰雪灾后野生动物资源恢复的野外放归活动,放归蟒蛇、白鹇等的30种1402只(条)野生动物。这次放归活动的野生动物均经过检疫且体况健康,并在南岭地区有自然分布。其来源主要是日常行政执法检查没收及人工驯养繁殖。
  今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特大自然灾害使南岭地区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严重受损,野生动物资源也遭受了巨大损失。据初步调查评估,南岭地区因灾死亡了大量的野生动物,其中鸟类比以往减少的幅度可能超过50%,影响比较严重的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有蟒蛇、黄腹角雉、水鹿、短尾猴、白鹇(省鸟)、猛禽等,而且数量较大。此外,还发现大量土壤动物、昆虫(如蜜蜂、蝴蝶、锹甲等)死亡。为促进南岭地区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早日恢复,降低受灾受损林木森林病虫害发生的机率,建立野生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研发平台,省林业局精心组织了这次放归活动。
  省林业局对此次放归的野生鸟类进行环志和标记,并将通过长期定点监测,及时掌握放归野生动物的发展动态,准确评估放归的效果,以进一步确定后续野生动物的放归计划、珍稀物种救护、栖息地营造以及恢复示范区建设、技术规程的建立等工作。
  据介绍,在低温雨雪冰冻特大自然灾害后,省林业局马上组织了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有关科研人员开展灾后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及影响评估工作。通过招募示志愿者,采取专门研究人员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方式,对灾后南岭地区野生动物资源及影响评估开展了第一阶段的调查,初步掌握野生动物资源受灾特点、重要种类、潜在威胁因子以及各种群现状,进一步了解发展动态,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灾后恢复提供数据支撑。省林业局还在南岭地区建立了6个野生动物资源监测站,设立固定监测样线12条,确定重要监测物种,定期定点开展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灾后野生动物发展的动态。
  为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省林业局还要求各监测站加强对本区域野生动物的主要分布区、栖息地、繁殖地和候鸟迁徙路线、停歇地等区域的监测,发现死亡野生动物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因尸体腐烂、变质引发疫情。同时密切关注野生动物的动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者野生动物大量死亡,按规定的程序立即报告、送检和现场处置。与此同时,全省各地林业部门还组织力量加强对本区域野生动物的主要分布区、栖息地、繁殖地和候鸟迁徙路线、停歇地等区域的巡护,防止检食、猎捕野生动物的行为发生。加大对附近村民的宣传力度,教育群众不要检食死亡的野生动物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提高保护野生动物意识。(保护办)

媒体报道:

新华社:广东放归野生动物1402只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东首次在南岭冰雪灾后放归野生动物资源

南方日报:千余野生动物放归南岭

羊城晚报:放生南岭 

广州日报:29种1402野生动物放归南岭

广东电台:广东省林业局举行雪灾后首次的野生动物资源恢复野外放归活动

广东电视台:南岭放归近1500只野生动物

南方都市报:放归南岭

新快报:野生动物大量投放南岭

信息时报:南岭首次放归野生动物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