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纪来客——原始爬行动物鳄蜥的生存哲学

 

 

  地处广东北部、南岭南麓的曲江罗坑鳄蜥自然保护区,两万公顷森林掩映着的沟谷溪流中,栖息着370只鳄蜥。这种原始的爬行动物从距今约2亿年前的第四纪冰川后期就开始生活在华南地区。它们如何从冰川纪活到现在?

  罗坑自然保护区是一处具有全球意义的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全国近1000只野生鳄蜥活体,罗坑占了超过三成。这些可爱的“活化石”,一年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宁可几天不吃不喝,也要保证自己足够的睡眠时间,每天至少要睡十多个小时,每年更要从10月间冬眠至次年4月。

  是蜥蜴,不是鳄鱼

  鳄蜥的尾巴跟鳄鱼很像,但体形更接近蜥蜴,生活习性则两者兼具

  不爱动 情愿饿肚子

  鳄蜥在爬行动物中,个头算偏大。罗坑鳄蜥研究中心28个鳄蜥饲养池中,饲养鳄蜥总数超过100条。随手遮住一只鳄蜥的头部,你会以为是只小鳄鱼。

  鳄蜥的尾巴跟鳄鱼很像,有两排整齐的纵行背棱和许多黑色横纹,体形则跟其他蜥蜴基本相似,全身被覆颗粒状鳞片,身体呈圆柱形状。成年雌蜥腹部黄色或浅黄色,体侧及腹面具黑色网纹,且散布有零星红色斑点。而成年的雄性鳄蜥比雌性颜色更鲜艳,体侧间有红色斑块,腹部浅黄色或灰白色、无斑,胸部红色十分鲜艳,加上四个爪子都是五指,也被称为“五爪金龙”。

  鳄蜥们一动不动地趴在池里的树枝上,十分安静。“它们一个月不进食也能存活”,保护区唯一的研究员于海研究鳄蜥多年,在他眼中,鳄蜥很懒:平时不爱动,只是每天晨昏才出来活动、觅食。

  鳄蜥喜欢吃昆虫,在野外多捕食蚯蚓、蜘蛛和蚂蚁等,“最喜欢吃蚯蚓,占摄食量的一半以上。”于海说,鳄蜥的食量不大,一旦饱食就静伏不动,由于太懒惰,这些“活化石”甚至会长期饿肚子。

  体温低 喜居阔叶林

  19285月,鳄蜥首次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被发现。中山大学生物系考察队赴金秀大瑶山进行野外科考时,采集到28只标本。后来送了一只给德国柏林动物博物馆。1930年,德国动物学家将这种形似鳄鱼的爬行动物命名为鳄蜥,并由此断定鳄蜥属于蜥蜴而不是鳄鱼。

  5月底,刚下过暴雨,在于海带领下,我们冒雨进山。按照叮嘱,大家穿的衣服都不太鲜艳,“鳄蜥对红色很敏感,我们一般上山都穿迷彩服。”

  罗坑省级保护区位于广东北部,处于中亚热带南缘。群山环抱,中间有些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左右,植被以天然常绿阔叶林为主,此外还有部分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竹林。

  于海和他的研究团队调查发现,鳄蜥主要分布于保护区内海拔280600米的大竹园村、大坑、蒋公村、大陂头、西牛塘等一带山冲溪流中,其中以大竹园最为重要,种群数量较多,有300多只,是目前国内鳄蜥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

  “阔叶林是鳄蜥最喜欢的生存环境”,于海说,有机质含量高的阔叶林有利于蚯蚓等土壤动物的生存,这为鳄蜥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鳄蜥的体温稍低于环境温度,栖息于覆盖度较高的阔叶林中,也有利于其调低体温。

  是嗜睡,不单冬眠

  鳄蜥的一生超过一半时间在睡觉,每天睡眠十几小时冬眠时间长达半年

  少活动 半年在冬眠

  鳄蜥是变温动物,也称为冷血动物。春秋季节,栖息地温度上升到18后,鳄蜥开始移至太阳能照射到的地方暴晒,利用阳光来提高体温;盛夏季节,天一亮,鳄蜥便开始活动,天黑才栖息。中午气温超过30时,鳄蜥多在阴凉处静伏,很少活动。

  温度低于18,鳄蜥开始进入冬眠或亚冬眠状态。于海说,“每年从10月开始,冬眠到次年4月。”

  野外的鳄蜥主要选择洞穴、石缝、树洞、枯枝落叶层等场所越冬。而在半自然饲养条件下,幼蜥首先进入冬眠,然后是雌蜥,最后是雄蜥。冬眠时,平时独栖的鳄蜥也会出现集体冬眠的现象。

  “鳄蜥离不开水”,于海说,鳄蜥常栖息于溪沟,特别喜欢生活在灌木丛生、山冲溪流不大的聚水坑附近。

  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龚世平研究员研究鳄蜥多年,他也认同这个观点。鳄蜥在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上兼具了鳄鱼和蜥蜴两种动物的特点,它跟鳄一样,水性极好,虽然也是靠肺呼吸,潜水的时间却可长达20多分钟。

  抱树眠 睡足大半天

  白天,鳄蜥一般栖息于回水塘上方距离水面1左右的栖枝上,比如树枝、藤条或蕨类叶茎,也有躲在水里将头贴着石壁露出水面的,长时间保持静伏状态。但是,如果受到惊动,鳄蜥则立即跃入水中,潜藏在岩石下或洞穴里,因此也称“落水狗”。

  夜间,鳄蜥多匐匍在岩石或树枝上休息,头部靠在栖枝上,四肢紧紧抱住树枝,闭上眼睛,睡得死沉,不易惊醒,终夜寸步不移,每天都要睡足十几个小时。因此,当地群众也喜欢称鳄蜥为“大睡蛇”或“木睡鱼”。

  在护林员帮助下,我们在庙背冲溪沟边发现了一只成年雄性的鳄蜥,趴在一根离水面半米多、脚拇指般粗细的藤条上。于海说,这里的野生鳄蜥有20条左右,因为这些鳄蜥跟大家常常见面,所以并不怕人。

  摄影记者在距离它三四米的地方拍摄了几张照片,想再靠近一些拍摄,鳄蜥一个自由落体,干净利落一个跳水动作,没有任何花哨,“咕咚”没入水中,再也不见踪迹。

  是装死,不是等死

  变色蔽体,断尾逃生,鳄蜥善于制造假象自我保护从而在自然界竞争中生存

  变色慢 费时两三月

  鳄蜥喜欢独居,一般如果一只占住了某个栖枝后,其他的个体不会再靠近。

  鳄蜥在陆地上的活动本领并不是很强、也不具有什么抵抗敌害的本领。不过,它能够在弱肉强食、杀机四伏的动物世界里存活并延续到今天,自然也有它自己的一套防身术。

  鳄蜥生活里离不开水塘,在水中的活动能力要比在陆地灵活敏捷得多。不过,它的胆子很小,在溪流或水塘边的树上活动时总是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一发现异常,立即跳入水中,遁水而逃。

  鳄蜥也会“变色”,不过变起来比较慢,一般要两三个月,体表的颜色才能跟它所栖息的岩石、树枝、树干等环境的色彩保持一致,这样就使敌害不容易发现它。

  落敌手 装死再逃生

  面对银环蛇、狐狸这些天敌,除了断尾术、保护色,于海还发现,鳄蜥还会躺下装死。

  于海说,鳄蜥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爱睡觉,而且睡得特别死。鳄蜥的敌害在大白天不要说捕食它,就是接近也相当困难。夜晚则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它生擒活捉。“但鳄蜥发现自己已入敌手,却不动声色,不管怎样摆弄它,即使把它翻个四脚朝天,它都毫无反应,真像死了一样。待敌害稍一放松,它便落水而逃。”

  同其他蜥蜴一样,鳄蜥也始终保持着祖传的“断尾术”。在最危急的关头,如果尾巴被咬住,它就会把尾巴断掉,逃之夭夭。要不了多久,就生出新的尾巴来。

  不过,龚世平说,鳄蜥的本领与我们熟知的壁虎不太一样,壁虎是主动断尾,鳄蜥的断尾是“被迫”的。“鳄蜥一般挺温顺的,除非你把它弄痛了”,龚世平说,惹急了,安全受到威胁时,鳄蜥也会转守为攻,唯一的手段就是用嘴咬。一旦咬上,就休想让它松口。特别是雄性鳄蜥,“有时它们相互之间也会发生厮咬搏斗,有的被咬断尾巴,有的被咬断趾。”

  是胎生,不靠母体

  鳄蜥是卵胎生,幼体在雌性体孵化,所需营养则由卵黄本身供给

  雄雌配 出生就独立

  每年的夏末秋初,是鳄蜥交配的时节。我们是5月底上的山,正好赶上这个日子。

  鳄蜥的生殖方式很特别,卵胎生。简单说,它不像蛇类将卵排出体外再孵化,也不像人类,胎儿在母体内吸收营养、发育。而是交配后不久,雌鳄蜥腹中怀子,幼体在雌性体孵化,但所需的营养物质却仍然由卵黄本身来供给,完全独立于母体。

  广西师范大学动物学研究生于仕正在研究鳄蜥的婚配制度,他打算以此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就是弄清楚鳄蜥是一夫一妻,还是一夫多妻、一妻多夫,或者是混交。”据他观察,交配前,雄蜥要先抬高身体显露胸部,晃头晃脑在雌蜥面前炫耀,同时用头部触碰雌蜥的身体,以试探对方反应。一旦雌蜥接受,雄蜥则咬住雌蜥颈部,爬上背,尾部交缠,泄殖腔对接,进行交配。而一旦母蜥受孕,则拒绝雄性的交配。

  胚胎一般经过4个月,在母体内发育完全,随着母蜥进入冬眠状态,待到翌年4-5月,当气温达到18以上母蜥苏醒后,就开始产仔。每只孕蜥产仔少则一两只,多则七八只。

  刚产出的幼蜥,个个身披薄膜,小家伙伸出前爪,把薄膜抓破,自己钻了出来。一出来,便会自由爬行,或在水中游泳,小小的年纪便开始独立生活,父母基本不管。

  初生幼蜥一般全长12厘米左右,体重才四五克。外形与成蜥几乎完全相似,所不同的是幼蜥的体色较成蜥深,幼体腹面黑色横纹更清晰。

  人工养 喜获第二代

  于海说,研究中心的温度比山里高几度,因此人工繁育的鳄蜥从冬眠中苏醒要比野外的鳄蜥早。54号,研究中心的幼蜥都已经出生殆尽,野外的幼蜥还在慢慢破膜而出,不过这次山上,下着大雨,我们并无缘得见。

  近年来,保护区与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等国内多间大学、科研展开合作。为了更好地保护鳄蜥,2002年,保护区开始人工饲养鳄蜥;2005年,建立了鳄蜥救护和繁育场所;2007年,完全模拟野生鳄蜥的栖息环境,建立起鳄蜥研究中心,在露天半自然条件下模拟野外环境进行饲养观察。

  现在,研究中心已经连续4年繁育成功,出生的幼蜥已达72只。今年,罗坑鳄蜥研究中心一共繁育幼蜥28只,“幼蜥一般需要3年才性成熟,我们今年已经成功地获得第二代幼蜥”,于海骄傲地表示。

  ■反思

  它们为何濒危

  “这里的鳄蜥曾不下几万只”,最让龚世平痛心的是,作为第四纪冰川末期残留下来的古老爬行动物,鳄蜥这种“活化石”在动物地理及爬行类起源等方面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不过鳄蜥的数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突然锐减,成为濒危物种。

  近些年来,鳄蜥的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非法贸易和过度捕猎,对鳄蜥构成重大威胁。“1995年以前,有经验的人一个晚上可以捕获100多只鳄蜥,可见当时罗坑的鳄蜥数量还十分丰富。”龚世平说。

  人为因素的鳄蜥生存干扰也颇大。罗坑自然保护区散居有4个村共1120居民。成立保护区之前,许多居民经常上山随意捕捉鳄蜥来食用、或卖给饭店,于海说,“1999年以前,一些人喜欢用鳄蜥煲汤,3块钱就能买一只。”

  此外,当地居民乱砍、乱伐,电鱼、毒鱼等活动也导致鳄蜥的大量死亡。自然保护区内有大小溪流18条,部分溪流由于修建了水电站,改变了下游溪流的生态环境。小水电站建设对鳄蜥的栖息环境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采写:见习记者 饶智

  摄影:本报记者 马强

  (感谢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和华南植物园提供技术支持)

 

■档案

  ◎基本情况:1998年成立,位于韶关曲江区罗坑镇,保护区总面积21471.7公顷

  ◎保护物种:保护对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动植物,其中1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仙湖苏铁、伯乐树;有3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6种:鳄蜥、豹、云豹、林麝、黄腹角雉、蟒蛇。

  ◎观光指南:从广州市经京珠高速公路韶关南出口(狮子岩)后经西线公路至韶关发电厂,通过蒙理电站大桥,经肖雪岭至樟市后一条大路直到罗坑。

  ◎访客中心:电话0751-6406039,相关信息请查询www.gdnr.org.cn.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