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南万红椎林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秘语”系列(16)

  ■保护区档案
  ◎基本资料:成立于2001年,位于陆河县西北部的南万镇境内,总面积2486公顷,平均海拔600多米
  ◎保护物种:主要保护南亚热带红椎天然林及其珍稀动植物
  ◎观光指南:经广深高速、广惠高速转深汕高速,在陆丰出口转出
  ◎访客中心:电话:0660—5523916,相关信息请查询www.gdnr.org.com

  [霸王]因红椎林吸取养料过多,它生存的地域别的植物很难生长
  

 

在汕尾南万保护区,“霸王树”红椎是唯一的主宰。
  进入陆河县南万镇,从南告水库开始,就有成片郁郁葱葱的红椎树了。保护区地处莲花山脉南麓,为低山地貌,呈两山夹一沟的地形。
  红椎王国立身于险要之地,红椎雄兵则陈兵险要的边境,审视出入王国的人们。而这里的一切都是依附红椎而生存。
  核心保护区位于祠堂山一带。这里是保护区内红椎林长势比较好的一片林区。沿着山道上爬,一路上都是高大挺拔的红椎林。这里的红椎普遍都有约20米高,躯干笔挺上升,树顶宽大而浓密,遮天蔽日,尽管已近中午,置身林内,丝毫感觉不到炙热。
  保护区工作人员把红椎林叫作“霸王树”。因为红椎林生存的地域别的植物很难生长,即使有些植物能够生长,也长不大。果然,在我们的眼前,高大的红椎林下面,除了一些杂草外,只有“观音坐莲”和“桫椤树”这种生命力极强的树种才能存活下来,不过即使如此,这些树生长得十分矮小。它们就像红椎树的仆从,匍匐在红椎林脚下。
  “霸王”红椎并不是我国的保护树种。它虽然是南亚热带植物区系常见种,但近50年来,我国红椎天然林资源急剧萎缩,保护状况堪忧。据资料记载,目前,我国红椎天然林大面积集中分布地区,仅见广东陆河南万、广西浦北五黄岭。
  [危机] 红椎王国在陆河还是差点遭遇灭顶之灾
  红椎树材质优良,心材比重大,坚硬而且极耐腐,是做家什的上等材料。一般红椎十几米高就算十分好的成树,一棵这样的成树现在市面的价格为1000多元一棵,好点的树则卖到了3000多元一棵。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生长的红椎林被大片砍伐,苍翠的山头很快变得光秃秃。

 


  后来,在多雨季节,半山腰和山脚下的房子和农作物都被山上的泥石流冲垮了。附近村民便开始有意识地在山上种树,昔日的光头山再次被绿色所覆盖。
  祠堂山一带最大的红椎树,要两人合抱、高约二十五六米。“这棵树在市面上的价格要在3000元以上,但是十几年中,附近村民没有在这砍过任何一棵树去卖。”保护区工作人员说。
  红椎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直观效应让附近的村民成为了红椎林的种植者和保护者,而他们的守护让红椎王国得以生存、繁衍、发展。
  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说,红椎是我国珍贵的乡土常绿阔叶速生树种,在我国南方列为推广的主要造林树种。南万保护区为国家级红椎采种基地,已采种外调优质红椎种子60000多公斤,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先期开展的红椎速生丰产营造技术已在全省推广,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在大山深处的红椎成熟林里,即使在阳光灿烂的大白天,林子里面依然昏暗,走在里面就像置身在热带雨林当中。
  [“别姬”] 在“红椎王”身上,寄生着几大树种,它们被联想为“虞姬”
  红椎王国里,有一位200多岁的王者,它的腰身需要5人才能合抱过来。不过,令人惊诧的是,“红椎王”并不是生长在红椎成熟林里,而是生活在南万镇万东村后的一个山头,离最近的民居只有200多米的距离。
  岁月的沧桑在“红椎王”的身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它的体形已经不像一般的红椎那样挺拔优美,看上去有点佝偻。它的根部已经腐烂成一个大洞。当地的村民说,树洞里以前住过果子狸一家。
  尽管这样,“红椎王”依然顽强地生存着。在它的腰身突起部分,竟然生长着其他三种树。估计是树种飘落在红椎树突起身段上,从此利用红椎王腐烂的树屑作为成长的温床,寄生于“红椎王”。
  红椎既被称做“霸王”,这些寄生的树种就被联想为“虞姬”。不过,“霸王”红椎已垂垂老矣,而“虞姬”却正当妖娆,“霸王别姬”的奇观还能否共存下去,就成了一个让人心酸的话题。
  [天敌] 云南杂毛虫通过蚕食树叶,严重危害成熟林

 
在保护区内,我们发现在一棵伟岸而挺拔的红椎树上,竟然聚集着上百条的毛毛虫,蠕动的身躯让人望而心寒。保护区工作人员说,那是“霸王”红椎的天敌,叫云南杂毛虫,主要是通过蚕食红椎树的树叶,影响红椎树的生长。这种害虫在广东属于新发现虫种,不过国内早年在云南省曾有记载和成虫特征描述,所以命名为云南杂毛虫。
  1996年,保护区的红椎林发生云南杂毛虫灾,严重地段的树干有上千条幼虫以至看不见树皮,地面每平方米达100-200条,虽未造成大面积林木死亡,但树冠已光秃一片,森林的面貌遭到严重破坏难以恢复生长,尤以成熟林受害严重。
  现在,保护区每年都要对林区喷射药水,以保障红椎王国的兴盛。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谭林 通讯员 肖卫国
  摄影:本报记者 陈伟斌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