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四宝——“森林秘语”(19)

 

 

龙船花

 白鹭和其它水鸟分散在茨实田里觅食


  烂柯山是一座孤立的山,最高峰海拔904米。
  关于它的得名有一个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个叫王质的樵夫上山砍柴,在烂柯山山顶遇到两个神仙,给了他一个蟠桃,王质吃完后,顿感神清气爽。王质暗自惊诧,又发现自己砍柴所用的斧头已经锈迹斑斑,斧柄也腐烂了。因斧柄古称斧柯,自始之后,当地人将此山名改称“烂柯山”。
  由于山体孤立,加之周围是平原和河流,区外动植物难以入侵,区内形成相对独立稳定却也脆弱的生态系统结构。在早古生代后期,因受加里东运动影响,发生强烈的褶皱,粤西云开大山此时形成,同时由于西江谷地强烈切割,形成较为破碎而又陡峭的山地,但总体上仍可反映出北东———南西向的平行山地,构成高要盆地。
  2004年,为保护过渡地带性的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西江烂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
  2008年9月4日,在高要林场总工程师张炎森带领下,我们向烂柯山挺进,探秘这座山的四个宝贝。

  「药」

  烂柯山百草香
  烂柯山药用植物十分丰富,据载共有604种。9月4日,张炎森带我们上山识药。

  金毛狗
  张炎森介绍说,满山的植物,厚壳桂、黄果厚壳桂和中华锥等都是优势种类。桃金娘科、大戟科、樟科数量较多。而具有药用的草药则随处可见。
  “喏”,他随手揪下一片叶子。“这是用来做茶叶的,很凉口”。把叶片揉碎,一股淡淡的草木香气粘在手指尖上,许久不散。当地人管这种叶子叫“夹眉”或者“寻茶”。在嘴里嚼嚼,确实很清爽。
  青湾坑旁,一丛高约1米的金毛狗跃入眼帘。粗大的根状茎平卧在地上。露出地面的部分密被着金黄色的长茸毛。乍一看,真的像是金色的狗头。“金毛狗喜欢生长在酸性土壤上”,张炎森说。由于富含淀粉,金毛狗可以吃,也可以用来酿酒。
  而根状茎入药时称金毛狗脊。据称,具有补肝肾、强腰膝、除风湿、壮筋骨、利尿通淋等功效,茎上的茸毛还能用来止血。如果伤口流血,只需要粘上茸毛,立刻就能止住。不过,由于受到人们过分采掘,资源日渐稀少

  鹿角蕨
  沿青湾坑,溯溪而下。
  烂柯山区位于高要盆地东部,由泥盆纪轻变质石英砂岩、板状页岩及砂岩等所构成。地貌为侵蚀剥蚀构造地形。在长期的发育过程中,形成以烂柯顶为中心,中央为缓坡低谷的地形,四围为陡坡,形成了很多溪流、谷地和瀑布,这样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为不同生物物种生息繁衍提供有利的条件。青湾坑的集水面积达12000多亩,孕育了不少草药。
  “这是鹿角蕨”,张炎森指着身旁一株形状奇特的蕨类草本植物说。它长在一株树干的开裂处。据称,有的时候,也生长在潮湿的浅薄泥炭土或腐叶土上以及潮湿的岩石处。“农村的人把它晒干、烧成灰,涂在伤口上,也可以用来止血”。
  张炎森就像谈起自己的孩子一样如数家珍。
  “这是鲫鱼淡草,凉茶,清热。这是百贝金刚藤,把根磨成粉和米饭一起吃可治肚泻。这长的像钩子的,是乌毛厥,野菜,用滚水烫出苦水,剥开洗净炒着吃,很爽口。盐肤木也是药材,果实上面粘着一层盐霜,咸咸的,所以得名,可清热解毒、舒筋活络、散瘀止血、涩肠止泻”。长年在山上跑,天天对着这些树木草禾,慢慢地,张炎森对植物就有了更深的感情。

  鬼灯笼
  “它的名字真的叫降真香?”我指着一株草树不解地问。
  张炎森笑着说:“真的。因为它真的很香。”芳香植物降真香是芸香科常绿乔木,高约10米,最高的可以长到20米高。由于叶与枝含芳香油,因此常作为化妆品原料。其根、叶、果及木材入药,能行气活血、健脾止咳。
  摄影记者对一株花萼红紫色,膨大张开,形似灯笼的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叫鬼灯笼。”张炎森说,尽管这种马鞭草科的植物种名叫做百花灯笼,而且也可消炎杀毒,但由于貌似旧时坟丘上的灯笼,故而得了这么一个名字。
  不远处,金银花在山坡上怒放。《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早在3000年前,我们祖先就开始用它防治疾病。中医认为,金银花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治疗热毒肿疡、痈疽疔疮等症。
  由于兼有宣散作用,故又可治疗外感风热和温病初起。

  「砚」

  梅花坑采端砚
  烂柯山上的梅花岩梅花坑,是端砚原料产地之一。
  据载,历史上端砚共开采过70多个砚坑。主要石材产地分布在肇庆西江岭羊峡两岸,北岭山等地一带,绝大多数已枯竭,早已停采。梅花岩梅花坑即为其一。
  梅花坑实际上是人工挖出的一条岩洞。坑洞内雾气很大,手抚石壁,湿漉漉的山泉沥在坑洞四周。采砚人说,坑洞里有条砚石的“龙脉”,坑洞地下,可能还有砚石原料蕴藏着。
  端砚的生产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采砚工人阿桥说,烂柯山附近一带出产的砚石原料有绿娟、梅花岩、青花岩等。挖砚石的工人进入深坑后,往往用椎、火枪或者铁圈把砚石凿出来。砚石的石料就好像夹心饼,一层层的。哪一块是砚石,那么整一层就都是砚石。
  挖到原料,采砚工人就杆挑手拉。然后用电锯把原料打开,切成4至6厘米厚的石板。有经验的师傅这时开始进行艺术构思。设计花纹,图样,画下来。目前,很多师傅都是先用电脑进行花纹和图样的设计。然后,粗磨外表形状,细磨打圆。留好石头的外皮,再交给师傅雕刻花纹。
  下一步,就是用刨光机、水磨机把表面刨滑。磨要磨到最细。
  等到上蜡完成,一块优美的端砚就诞生了。
  烂柯山端砚的岩石成分均匀,质地细腻而易于发墨。
  而艺术家的精心创作更是为端砚增加了魅力。黄世说,自己就曾经尝试花费七八个月的时间在一块砚石原料上雕一条镂空通透的龙形花纹。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及东南亚地区收藏者对端砚艺术价值的认可,使其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进一步得到认可。近年来,端砚拍卖价格持续上升,端砚文化节时,一方“中华九龙宝砚”以200万元天价成交。

  「泉」

  养生泉天下名
  养生泉,石湾村民喝了30年。
  1978年以前,村子里的人都是喝“坑水”。慢慢地,因为担心坑水有农药,人们才想起烂柯山脚下这眼泉水,“地下涌上来的水就肯定没农药”。
  66岁的村民朱玉兰说,自从喝了“养老泉”,村里人觉得长命,病也少了。她有6个儿女,七八个孙子,可她还是天天劳动,“现在还能担100斤”。
  泉眼并不大,丈许方圆。21°C的泉水从地下几百米的岩层渗上来。纯净透明蓄在砂滤罐里。一串串钙气小水泡摇摇晃晃漂上来,在四周的不锈钢池壁上结成一层白色的盐霜状固体。掬一捧泉水,清冽可口。
  10多年前,石湾村的村民才无意中发现泉水的可贵。
  因为水压低,抽取泉水需要不少花费。继续喝养生泉还是喝坑水?全村人争论不休。可他们走访烂柯山附近村庄,竟没发现哪里的坑水比泉水好。于是,村民杜基受村委委托,取了泉水水样,到肇庆地矿部门化验。
  负责检验的人说,从来没人拿这么好的水来化验过。
  养生泉在广东出名了。各地的人都来喝。还有法国人在村子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经过香港媒体报道,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总有很多人排队来取水。有些地区的人还常常带着巫婆师姑来,说是取“圣水”。一边装水,一边烧香拜神。
  石湾村的人看到这样的情形总是莞尔一笑。
  喝了这么多年,杜基说,村里确实没有人患过癌症。现在村子常住人口340多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六七十个,80岁以上的就有30多人。

  「鸟」
  
  飞凤山飞白鹭
  小白鹭正在学习翱翔。一丝阳光刺破厚厚的铁青色云层,钉在西江南岸的堤围上。金腰燕和雨燕在高湖面上穿梭游弋。两只猛禽此起彼伏,在鹭群四周游荡。几番来回,突然滑向水面,一顿,扬翅。再腾起的时候,爪缝里死死地扣握着倒霉的鱼。承包前,沙浦镇飞凤山脚下湿地坑坑洼洼,时有山洪。
  2002年,梁焕林承包了这片湿地开始挖湖。“前前后后挖了3年半”。2005年,冷水坑和腴田坑的山泉就把湖注满。一个水深2米、面积约1500亩的高湖出现在人们眼前。
  挖出的土石就堆在湖中央,150米长,60米宽的美人岛就是其中较大的一个人造岛屿。有了湖,鸟就多了起来。野水鸭、白鹭、苍鹭、鹰隼……2007年,上千只绿头鸭铺满了整个水岸。去年开始,一群群的大白鹭更是留恋往返,在岛屿上栖息繁衍。
  梁焕林不允许别人打“他的鸟”。雇用的工人曾经打下来一只鹰,被他罚了500元。“鸟最喜欢的就是干净,不干净就没鸟来了”。可能再过两个月野鸭就该回来了。“重阳过后,起码到来年3月份才走”。
  尽管当地老百姓很喜欢这些鸟,可数量多了,也有难处。
  9月4日,沙埔镇新围朗的肇实塘飞来了两百多只白鹭。尽管白鹭在水塘里捕食鲫鱼,没多大关系,但数量太多,村民们种植的茨实就被搞死了。白鹭站上去,植物沉入水中,影响茨实吸收阳光。去年,为了躲避台风,几百只白鹭像浮云一样飞过来,天都黑了。村民们不得不买两排烟花炮仗在塘边炸,吓走白鹭。

  ■保护区档案

  ◎基本资料:位于肇庆市和高要市东北郊,总面积7961公顷。保护区成立于2004年,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珍稀野生动植物。
  ◎观光指南:从广州市经广佛高速,广三高速至三水,转入321国道到达鼎湖区坑口,即保护区管理处所在地。
  ◎访客中心电话:0758-26311115

  采写:本报记者 陈实 见习记者 邱韵菁 实习生 肖翔
  摄影:本报记者 梁炜培 通讯员 陈景欢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