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昨天,省林业局局长张育文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全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林业战线更要有所作为,必须紧紧抓住国家拉动内需、促进增长的机遇,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为抓手,启动一系列的生态建设工程,全面铺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现代林业发展步伐,全力以赴科学谋划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思路,创新实践科学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文化林业、创新林业、和谐林业的新举措,积极构建林业生态、产业和文化三大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建设大局,努力争当科学发展现代林业的排头兵。
科学发展广东特色现代林业成效突现
据张育文介绍,我省林业系统按照省委的部署,大力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汪洋书记关于“率先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的指示精神,勇当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我们组织开展13项专题调研,查摆出一系列束缚林业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文化林业、创新林业、和谐林业的“五个林业”新思路,作出12项改革创新重要决策,出台了《关于贯彻〈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各地也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思路和举措,如珠海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梅州提出“绿色崛起”,河源提出“建设生态发展示范区”,韶关提出“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我们着力抓好林分改造、东江流域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及红树林、绿色通道及农田林网、城市林业和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全面启动粤北雨雪冰冻灾害生态修复工程,成功举办了2008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和第五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全省掀起了建设城市森林、促进生态文明的热潮。与梅州市政府共建生态文明(林业)示范点,启动“建设林业生态文明万村绿大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林改的意见精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始兴、博罗、四会三个县(市)开展试点,认真探索林改新路子,目前试点工作基本完成。
据统计,2008年,全省林业用地面积达1100.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6.3%,活立木蓄积量4亿立方米,森林生态效益总值达7040亿元,林业总产值达1380亿元。全省完成造林作业面积253.94万亩,新发展珍贵树种11.5万亩。全省参加义务植树2909万人次,植树9749万株。全省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林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落实规划纲要 加强生态建设
张育文说,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要求,今年我省要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筑以珠江水系、沿海重要绿化带和北部连绵山体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保护重要与敏感生态功能区,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工程建设,修复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加强沿海防护林、红树林工程和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和功能,维持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加强珠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和保护,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推进城市景观林、城区公共绿地、环城绿带建设,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加快建成沿公路和铁路的绿化带,维护农田保护区、农田林网等绿色开敞空间,形成网络化的区域生态廊道。实施生态保护分级控制,探索建立流域、区域统筹的生态补偿机制。到2020年,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建成生态公益林90万公顷,建成自然保护区82个。
打造惠民林业 推动科学发展
张育文介绍说,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广东林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关键之年。在新形势下,要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争当全国科学发展现代林业的排头兵,要做到“五个必须”: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把体制机制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善于把握机遇,把现代林业建设放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考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现代林业建设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必须坚持突出重点,紧紧扭住生态建设这项中心任务不动摇;必须坚持注重实效,把科学发展“五个林业”落在实处。突出抓好“一个中心”,抓住“两个重点”,完善“三大体系”,强化“四项举措”,实施“五项工程”。
突出一个中心
全面铺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今年全省将全面铺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各地将林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成立机构、制订方案。二是宣传发动、开展培训。三是扎实推进主体改革。四是启动配套改革。
抓住两个重点
全面推进建设林业生态文明万村绿大行动。从今年起,每个县(市、区)每年选择20个村,每个村送5000─10000株苗,组织农民群众造林护绿,推行新的农村绿化美化模式,实现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到2013年,用5年时间全省建成10000个林业生态文明村。
扩大林业内需。目前,我省6500万林业扩大内需资金已会同省发改委全部下达,省林业局已建立联络员制度。各有关市、县要根据国家的管理要求,对林业投资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实施效果负总责,将责任层层落实,做到建设进度、质量管理、资金管理有人抓、有人管,确保在今年“两会”前将新增林业建设资金全部支出,形成实物工作量。省局将参照省直有关部门的经验做法,建立黑名单制度,对未完成林业扩大内需任务的,一年内不予安排新的工程项目。
完善三大体系
一是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认真实施《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深入开展林业生态县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封山育林,大力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大力发展城市林业,落实建设、管理、保护、打击并重的措施,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我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安全。
二是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加快商品用材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珍贵树种,大力发展油茶等木本粮油产业,加强竹林资源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和林业生物质能源,探索建设生物质能源基地。继续发展木材循环利用加工业和竹加工业,推进林纸一体化。积极扶持林业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打造特色森林生态旅游品牌。
三是打造繁荣的林业文化体系。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念,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深化理论研究,创作一批有影响力的生态文化产品。创新义务植树实现形式,实现义务植树地点和时间灵活化。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生态教育功能,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强化四项举措
一是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制定林业发展科技支撑方案,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开展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加强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和珍贵树种良种选育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强林业标准化建设。
二是加大依法治林力度。大力推动行政许可和政务公开,加强林业执法改革,建立综合的林业执法体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加快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普法工作。加快立法步伐,争取出台《森林公园管理条例》、《森林林木林地流转办法》和《木材加工经营与运输管理办法》。
三是加大林业资金投入。预计今年全省各级财政投入林业建设资金达40多亿元。重点加强生态建设,启动实施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带动力强的林业重点项目,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对生态建设的主导作用。同时,加快林业投融资改革,建立健全林业要素市场,逐步建立森林资源抵押贷款制度和森林保险机制。落实有关扶持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林业,建立林业发展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广泛吸纳社会组织捐款,积极发展捐赠造林。
四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继续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保收到实效。大力弘扬“专业、敬业、勤业、创业”的行业精神,提高林业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完善具有广东林业特色的惩防体系建设。强化岗位技能培训,规范内部管理。选好配强基层林业站、木材检查站、森林消防队长,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实施五项工程
一是加快推进林分改造工程,提高林分质量和生态功能等级。今年将完成人工造林和林分改造300万亩,其中中央和省投资完成的120万亩。二是继续实施粤北雨雪冰冻灾害地区生态修复工程,重建灾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森林防灾减灾能力。三是大力推进沿海防护林和红树林建设工程。切实抓好中央新增投资林业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四是着力推进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工程。五是大力推动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
2020年全面建成林业生态省
据张育文透露,到2015年,我省将完成全省大部分针叶纯林林分改造,发展优良乡土阔叶树种特别是珍贵树种1000万亩;基本修复粤北受害森林,高质量完成天然修复与人工更新造林1000万亩;基本建立具备抵御台风、风暴潮能力的沿海防护林体系,高标准建设基干林带2000公里;建设高效益商品林基地5000万亩;在市区、县城周边、主要道路、大江大河两旁构建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开展生态文明(林业)示范点和“万村绿”大行动,实现全省生态状况显著改善,努力打造宜居广东,建设美好家园,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到2020年,全面建成林业生态省,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8%,建成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实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在探索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上迈开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