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营林工作上新台阶——贯彻全省林业局长会议精神(二)

  全省林业局长会议后,营林处高度重视,迅速做出部署安排,认真抓好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工作。紧紧围绕会议确定的全省林业中心工作,进一步谋划和完善2009年营林工作思路,研究贯彻措施,确保会议精神落到实处,促进营林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会议提出的全省今年完成造林300万亩的目标要求,确定今年营林工作的重点是“两抓”、“两建”、“三加强”、“四推进”、“一提高”,努力实现会议部署的各项工作目标,为科学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做出新贡献。
  一、抓紧完成林业扩大内需造林工程,抓好“建设林业生态文明万村绿”大行动组织落实。
  林业扩大内需是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力度的重大举措。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党、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全力以赴抓紧抓好林业扩大内需造林工程的实施,加强管理,落实责任,确保完成造林65万亩。
  组织开展“建设林业生态文明万村绿”大行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全会、《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粤发〔2009〕3号)精神的重要举措,对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建设林业生态文明,统筹城乡科学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宜居村镇,建设绿色美好家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作用。今年是大行动开展的第一年,要加强组织部署,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科学规划,创新工作机制,拓宽投入渠道,办好今年示范点,推进大行动的开展,把建设林业生态文明万村绿大行动落到实处,确保开好局、起好步,在抓好200个省级示范点的基础上,争取全省完成2000个以上林业生态文明村建设任务。
  二、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加快建设商品林基地。
        抓住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机遇, 组织珠三角9个市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努力构筑珠三角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继续深入开展林业生态县创建活动,争取今年验收8-10个林业生态县。做好林业生态县的动态管理,复查2003年验收的5个林业生态县。进一步落实生态公益林目标责任制,落实管护人员,切实用好管好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基金和省级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组织开展封山育林,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和功能。大力发展城市林业,加快市区县城周边、主要道路、大江大河两旁构建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建设宜居城乡。
        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多元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为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加快商品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科学种植桉树、黎蒴、杂交松、珍贵树种等优良树种,在适宜地区大力推进油茶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林果业,建立高品质的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加强竹林资源基地建设,探索建设生物质能源基地。
  三、加强林木种苗管理,加强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加强营造林质量监管。
  强化种苗工程建设的技术指导和管理,确保项目建设按时完成并取得预期效果,尽快发挥效益。加强优良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良种选育与繁育工作,开展木本油料树种良种选育与繁育。组织开展种质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制定种质资源保护规划,逐步建立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加快林木良种推广步伐,建立主要树种良种试验林和示范林基地。加强种苗行业管理,做好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的“两证”发放工作。建立健全林木种苗质量保障体系,落实种苗检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严把林木种苗质量关,提高造林成效。抓好种苗调剂工作,确保造林需要。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抓好重大森林病虫害的治理工程。完成松材线虫病、薇甘菊、松突圆蚧、椰心叶甲、刺桐姬小蜂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治任务。启动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防控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立较完备的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和应急反应体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全面开展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提高测报准确率,加强重点有害生物疫情的调查、监测。完善检疫工作规章制度,推进检疫工作规范化。重点加强松材线虫疫木的源头管理,加大检疫执法和行政许可项目监管力度,严格疫情管理,完善疫区及疫木管理机制,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扩散蔓延。规范防治项目管理,加强监管,提高防治成效。
  严格按“质为先”要求,加强营造林的技术指导和检查督促工作,实行营造林的全面质量管理。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大力发展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多营造混交林。进一步创新机制,健全完善造林质量监管体系,逐步推行造林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资质准入制度,加快建立事前招标、过程监理、事后报账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监理制和报帐制。通过管理措施的加强和创新,把营造林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加快推进林分改造工程,扎实推进粤北雨雪冰冻灾害地区生态修复工程,大力推进沿海防护林和红树林建设工程,着力推进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工程。
  继续组织实施《广东省林分改造建设工程规划》,采取人工造林、补植套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中幼林抚育等措施,积极推广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和珍贵树种,调整林种树种结构。重点抓好城镇周边、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铁路两旁低效林分改造,提高林分质量和生态功能等级。
  认真组织实施《广东省雨雪冰冻灾害地区生态修复规划》,按照林种、树种、林龄、受损程度,实施分类施策,通过自然恢复和人工促进的手段,完成造林20万亩,扎实推进粤北受灾地区森林的恢复和重建,重建灾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森林防灾减灾能力。
        加快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重点抓好沿海地区沙岸基干林带、泥岸宜林滩涂红树林和岩岸第一重山防护林建设,充分发挥森林防风固沙、消浪固堤的功能,为沿海地区构筑坚固的绿色生态屏障。
  继续组织实施东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工程,启动韩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工程,更好地发挥森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功能,促进流域水量、水质的提高。抓好水土保持林建设,强化水土流失生物治理,启动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丰富和充实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及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增强水土保持能力。
  五、不断提高营林队伍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不断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培训教育,提高管理能力,规范内部管理,增强干部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营林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发展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扎扎实实地为基层、为林业办实事、办好事。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