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雨露,万物润舒。2月19日下午,省委书记汪洋来到珠海市海天公园“春风林”,和珠海市机关干部、园林工人、武警官兵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当天,大家共种下近千棵木棉、紫荆、桃花和榕树。在和煦的春风中,一棵棵树木焕发出勃勃生机。汪洋风趣地说:“下次我来珠海一定要从这片春风林经过。”(2月20日《珠江晚报》)
汪洋书记这番风趣的话意味深长,寓意深刻。近年来,一些地方把植树当成植“数”的报道频见报端。有人痛斥这种现象:“如果把历年来各地上报的植树数字累加起来,恐怕全国都要成森林了。”为何我们年年植树不见绿?其个中原因不难而知,就是有关部门把“植树”变成了“植数”,这在每年各地广造声势的义务植树活动中已很普遍。
笔者认为,提高义务植树的成效,不把“植树”变成“植数”,需要做到“三有”:
首先,要有为民造福的情操。正如汪洋书记强调的那样,义务植树既是义务更是责任,人人都要为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
其二,要有不图虚名的精神。“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新栽的幼苗没有十年八年是难以成材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却难有这样的境界,植树活动,基本成了图形式、走过场。
其三,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如今有的地方植树质量不高,除了责任心不强之外,不按自然规律办事、不讲科学方法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因此,要想使幼苗真正成长为参天大树,必须认真调查、缜密论证,加强管理,巩固义务植树成果,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成材率,从而使义务植树成一片、活一片。
义务植树如此,做世上任何工作又何偿不是这样呢? 付彪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