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县地处粤中西部,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山区县,全县总面积2258平方公里,辖12个镇、1个街道,175个村委会、18个居委会,总人口37万人。德庆是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县、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22.8万亩,有林地面积19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689.7万立方米,林木总生长量34.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3.2%。全县有林改任务的村委会175个,共1750个村民小组,集体林地面积220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的98.8%。
把握政策,林改成效显著
2008年底以来,德庆县委、县政府准确地把握好中央、省、市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以达到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为目标,以“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念好“山”字经,改好“林”文章,大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截止4月底,全县1750个村小组已全部完成了摸底造册,1680个村小组进行了第一榜公示,1560个村小组通过了林改方案,1560个村小组完成外业勘查,1455个村小组已签订完善了承包合同,1455个村小组完成第二榜公示。预计2010年10月底前可以基本完成明晰产权主体改革任务。林改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产业快速发展,农民得到实惠。德庆县通过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激活了林业机制,盘活了森林资源,搞活了林业产业,促进了林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县形成了造林营林、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四位一体的林业产业化新格局,加快了林业发展方式转变。一是非公有制造林朝气蓬勃。全县涌现出了一大批经营林业的企业、公司和林业大户,目前已发展非公有制林业30万亩,其中发展速生丰产林20万亩。二是林业工业发展迅猛。全县林产工业企业达到30多家,大亚木业、大一家具、DIC树脂、银龙等企业迅速成长为全省林产工业的骨干企业,全县林产工业形成了年产25万吨松香树脂以及1万吨油墨、6000吨樟脑、6000吨松油醇以及50万立方米板材规模,德庆已成为全国规模较大的松香树脂加工基地和广东省重要木雕家具出口基地。2009年全县林业生产总值达30.17亿元,其中,林产工业产值28.8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4.5%,林产工业税收占全县工业税收的46%。三是林业惠农成效显著。农民除了通过造林生产木材增收外,还积极发展种植柑桔和肉桂、巴戟等经济林,有力促进了农民稳定收入。目前全县共种植柑桔26万亩,肉桂34万亩,巴戟5万亩,2009年农民年均纯收入6931元,其中来自林业的占了60.6%,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林业产业已成为德庆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二)建立交易流转平台,林业融资有新突破。为进一步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促进林业发展,德庆县于2009年2月成立了林权交易服务中心,中心下设“林业行政服务、林业信息发布、林权流转交易、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抵押贷款”等五个窗口,初步建立了林业交易服务体系。目前,通过该中心依法办理林权流转152宗,累计交易面积10多万亩。同时,通过抓好林权抵押担保贷款,让森林资源资产“死资本”变“活资本”。 截止4月底,全县共办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25宗,抵押林地林木面积52986亩,抵押担保贷款10626.6万元,其中个人20宗,抵押林地林木面积24525.7亩,抵押担保贷款2929万元,企业5宗,抵押林地林木面积28460.3亩,抵押担保贷款7697.6万元。
(三)森林资源稳定增长,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通过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德庆县切实把培育、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切实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完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促进了森林资源稳定增长。2009年,全县活立木蓄积量为689.7万立方米,净增率4.9%。全县有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54.6万亩,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保护小区总面积达26.8万亩,占县域土地面积的9.3%。
(四)产权明晰,林区和谐。林改后由于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爱林护林的自觉性,确保了林区的社会和谐稳定。林改以来,全县共化解山林纠纷256宗,成功化解率达到98%以上,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如官圩镇崩坭村委会兰石、西江、蛤塘三个村小组与大满村委会牛尾冲村小组多年来争议盘龙河800多亩山场的山林纠纷,镇、村林改工作组了解情况后,组织双方多次召开会议进行沟通,并走门串户,做好各方的思想工作,宣传林改政策,要求大家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互谅互让、依法依规才能妥善解决纠纷,只有明晰产权后才能放心去发展林业,才能发挥山林的效益。通过做大量的政策宣传和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使双方拉近了距离,达成了共识,签订了调解协议,这宗复杂的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确保了林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德庆县坚持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行动,全力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林区治安稳定。今年春季森林防火期全县没有发生山火,今年1至4月份查处各类森林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6%。
真抓实干,强力推进林改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德庆县委、县政府把林改作为全县农村发展的中心工作来抓,成立了以县党政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各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林改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同时,按照上级要求和结合德庆实际,制订了《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德庆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操作性强的文件,县、镇及村组层层签订了林改责任书,并层级落实林改工作责任,实行县四套班子领导成员挂钩督促指导各镇(街道)推进林改工作,县林业局班子成员实行分片负责指导各镇以及各镇领导班子实行分片负责落实各村委会的林改工作。德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组织召开林改工作会议,掌握工作进度,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林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二)强化宣传培训,营造林改氛围。为使林改政策家喻户晓,德庆县在铺开林改工作的初期就向全县广大农户印发了林改“宣传挂历”4万多份,《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致全县农民朋友的公开信》8万份,并将《德庆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技术操作指南》发至各镇各村干部人手一份,同时还每天通过县电视台将有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依据、操作方法等内容加为德庆县农业信息视频点播内容滚动播放,方便广大干部群众及时学习。此外,加强林改技术培训,全县共举办了350多期林改政策和技术培训班,培训人员9000多人次。通过多形式的强势宣传,使林改政策和操作方法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参与林改工作。
(三)强化操作规范,保证林改质量。德庆县林改办制定了《德庆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技术操作指南》,规范了林改工作程序,对林改工作全程进行了操作规范,组织人员对村、组人员情况、山林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造册,并进行公榜公示,在制定、通过林改方案过程中严格履行民主程序,在具体操作中坚持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四签两不准”,即会议通知签收、开会签到、林改方案签字、票决签名,不准他人或无委托书代签、不准用圆珠笔或铅笔签字。另一方面是“两个三分之二”,即与会人员数应超过应到人员数的三分之二,同意方案人员数应超过与会人员数的三分之二。同时,实地勘界做到相关人员到现场,确认无误后在林地林权勘查登记卡上签名认可,林权登记工作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进行。
(四)强化督促检查,确保林改进度。德庆县委、县政府将林改工作列为重点督办工作之一,实行定期督查通报,县林改工作督查组不定期到各镇(街道)督促检查林改工作进度和有关情况,对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各项任务完成较好的镇给予肯定和表扬,对行动迟缓、工作不落实、成效较差的镇马上召开现场剖析会,分析原因,督促其限期落实措施,加快进度,确保了全县林改工作平稳推进。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