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绿道贯通为人居质量加分

  从3月份到10月份,珠三角省立绿道完成建设2254公里,珠三角九市中已有6市实现绿道全线贯通,中山位居其中。从5月份的倒数第二名一跃成为珠三角省立绿道建设的排头兵,中山快马加鞭迎头赶上,并提前在10月底已经全线贯通,给中山带来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山区域绿道目前正在紧张地进行相关驿站、标识建设。   根据省绿道网规划,经过中山境内的区域绿道(省立)分别是珠三角绿道网1号线和4号线,总长为182.7公里。绿道就是以植物、河流、山川等自然元素为主而组成的绿色通道,具有生态、游憩及社会文化三大功能。许多国家已先后意识到,实施绿道规划建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的百年大计,对减缓因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生态负面影响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体现在防止野生地割裂、保护水资源、保护遗产廊道、提供游憩机会等诸多方面。   中山市境内的区域绿道着重体现中山地方特色,围绕“村、城、山、水”做文章。珠三角绿道1号线以沙田水乡、红树林湿地为生态背景,自北向南贯穿中山东部,主要经过岭南水乡、裕安人家、翠亨村、红树林湿地等景点;4号线以五桂山生态保护区为生态背景,自西北向西南经过中山中部,经过紫马岭公园、金钟水库等景点。中山的区域绿道注重体现中山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将其沿线的孙文纪念公园、中山纪念中学、博爱医院、紫马岭公园等人文历史景观串联在一起……   绿道的独特性非常显而易见,它并不是以实现交通为目的,并非简单意义上供人散步、骑车的休闲大道,它标榜着一种时尚而人性的城市生活哲理,其意义更在于呼唤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市民走向自然,给都市人提供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和提供更好的休闲环境。   事实证明,绿道还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增城以绿道为“藤”,让绿道串起沿线村庄,建设了桥头、高坡头等旅游驿站和聚龙庄等农家旅馆,把市民引入乡村,致富当地农民。2009年,增城接待游客突破1189.95万人次,旅游收入25.17亿元,分别增长128.6%和151.48%;农民人均纯收入9281元,增长17.18%,增幅连续三年高于城镇居民。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