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省林业局局长张育文在《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转型升级 全力推进绿化美化生态化》主题报告上指出,要紧紧抓住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建设现代林业强省的战略机遇期,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大局和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在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中的主体作用,全力推进绿化美化生态化,加快建设现代林业强省,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十一五”林业工作成就辉煌
张育文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林业局的支持指导下,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生态、民生、文化、创新、和谐等“五个林业”,成功应对了雨雪冰冻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林业各项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广东林业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五年间,全省森林面积由1.44亿亩增至1.49亿亩,森林蓄积量由3.65亿立方米增至4.3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55.5%增至57%,林业年产值由530亿元增至2775亿元。
一是全面开展林改,明晰产权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已对1.42亿亩集体林地进行林权登记公示,占林改面积的96.8 %;发放林地使用权林权证84.3万本,发证面积1.27亿亩,占林改面积的86.9%;已对8124万亩集体山林发放股份权益证书626.7万本。
二是狠抓造林绿化,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全省完成造林作业面积1333万亩(其中荒山造林191.18万亩、迹地更新758.58万亩、低产林改造383.18万亩),中幼林抚育1218.82万亩,封山育林198.2万亩。
三是严管森林资源,平安和谐林区建设得到全面强化。加强资源林政管理,五年共审核审批征占用林地项目4806宗,共采伐林木6026.3万立方米,自然保护区增加到265个,数量居全国第一。抓紧抓好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营建生物防火林带7.7万公里,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0.5‰以下(国家的控制线是5‰)。全省积存的山林纠纷案件从3.8万多宗下降至13772宗,五年共受理森林和野生动物案件3.4万起。
四是加快结构调整,林业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已建成商品林基地4650万亩,木竹家具年总产值超1000亿元,全省油茶林总面积达到200多万亩,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年产值14.2亿元,新种植珍贵树种32万亩,2010年全省森林生态旅游业产值达40亿元。广东连续多年成为全国林业产业第一省。
五是强化支撑保障,林业基础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稳步推进依法治林,先后颁布了全民义务植树条例、湿地保护条例、封山育林条例和森林公园管理条例等4部地方性法规。不断增强林业科技支撑能力,强化基层机构和队伍建设,启动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
2015年全省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
张育文强调,“十二五”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建设现代林业强省的战略机遇期。全省林业工作必须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大局和战略部署,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在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增强碳汇能力中的特殊作用,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力争到2015年,全省森林面积达到1.57亿亩,森林蓄积量达到5.5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8%,林业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森林资源综合效益总值达到17600亿元,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基本建成林业生态省,打造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示范省,林业产业发展的主力省。
张育文指出,要合理区划我省现代林业发展四大区域,做到“中强、北优、东增、西用”:一是以“重协调、促和谐、强产业”为理念,建设珠三角现代林业强区,建成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示范区、林业综合改革的试验区。二是以“重优化、保生态、显优势”为理念,建设粤北现代林业优化区,建成我省生态型可持续发展林业新经济区、环珠三角绿色产业带、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家园、全国山区科学发展新模式试验区。三是以“重扩绿、增资源、活产业”为理念,建设粤东现代林业增效区,打造潮汕特色文化林业示范区;四是以“重经营、惠民生、增效益”为理念,建设粤西现代林业惠民区,建立重点工业原料林和珍贵用材林基地、全国闻名的热带水果种植及加工基地,打造现代林业特色示范区。
重点建设十大生态工程
张育文说,必须从为经济社会发展构筑生态安全体系的战略高度,以保护和建设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为核心,完善国土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全力实施十大重点生态工程。
一是碳汇示范林工程。优先考虑在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营造碳汇林300万亩,提高森林碳汇能力。二是沿海防护林工程。以沿海基干林带、红树林及沿海第一重山防护林为重点,建设330万亩以人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沿海防护林体系。三是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我省主要江河流域和大中型水库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堤岸防护林750万亩。四是自然保护区建设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加强珍稀濒危的极小种群物种的保护,初步建立广东省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监管体系,争取全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增加到285个。五是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实施湿地保护工程,逐步修复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六是中幼林抚育工程。加强森林抚育经营,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增强生态公益林的整体生态效能。七是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全面造林、补植套种、封育更新等措施,全面修复雨雪冰冻灾害地区1192万亩森林。八是万村绿工程。每年建成1500~2000个林业生态文明村,到2015年全省建成10000个以上林业生态文明村,构建村容整洁、绿化美化、体现生态文明风貌的乡村宜居生态环境。九是生态灾害防控工程。紧紧围绕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建立林业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体系,全面提高防控效果。十是森林公园建设工程。新建14处国家级、27处省级、37处市(县)级森林公园,使全省森林公园达到500处。这十大重点生态工程,覆盖了全省主要的生态重点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是全省生态建设的战略重点,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
大力发展林业十大支柱产业
张育文指出,必须从扩内需、促发展、保民生的战略高度,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大力发展林业十大支柱产业。
一是森林资源培育业。加强商品用材林基地、油茶及特色经济林基地、珍贵树种基地建设,大力培育功能和效益多样的森林资源,大幅提高林地产出率。二是林木种苗与花卉业。大力引进和培育“名、特、优、稀”苗木、花卉品种,推动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林木种苗与花卉产业格局。三是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业。积极引导和规范野生动物驯养繁育、野生植物培植及合理开发利用。四是木竹材加工业。调整和控制胶合板产量规模,积极推动中高密度纤维板企业的优化重组和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五是木竹家具业。引导企业增加高中档产品的比重,加强自主品牌建设,研制更多自然健康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创新家具产品。六是木竹浆纸业。引导企业生产规模向大型化发展,企业组织向国际大型集团发展,增强行业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七是森林食品药品和油料生产加工业。重点发展木本粮食、调料、药材,提升产品深加工水平,加速森林食品业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八是林产化工业。发展以松香为原料的香料、药品等林化产品的精深加工,巩固松香产品等林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九是森林生态旅游业。加强风景林营建和更新改造,积极推进精品景区、森林旅游示范区、示范村建设,将森林生态旅游培育成为林业第三产业的龙头。十是林产品市场流通业。积极培育林产品市场,推动建立30个大型人造板交易市场和一批国际性家具材料专业市场。这十大支柱产业,能够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性、支柱性作用,是林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所在,将为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作出积极贡献。
扎实做好2011年林业各项工作
张育文要求,要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为核心,以推动现代林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现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任务为目标,重点抓好八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林业发展动力和活力。妥善解决山林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推进配套改革,确保6月底前全面完成明晰产权主体改革任务。
二是围绕森林“双增”目标,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全年安排营造林任务300万亩以上,营造碳汇林100万亩。着力推进重点生态工程,继续抓好林分改造、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及红树林等工程建设。
三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巩固提高绿化美化成果。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全年森林采伐限额控制在2000万立方米以内,全年征占用林地控制在9.9万亩以内,启动重点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坚持严打整治,适时开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
四是注重灾害防控,提升林业应急管理能力。全力抓好森林防火,强化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控,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维护林区治安,加大山林纠纷调处力度,防止发生涉林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林区和谐稳定。
五是大力推动结构调整,加快林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组织实施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大力培育林业龙头企业,扶持中大型林产企业升级改造。争取出台《广东省木材加工经营管理办法》,规范木材加工经营秩序。扎实推进油茶产业和珍贵树种种植,大力发展林果、林药、森林食品以及林下产业,积极推动森林生态旅游大项目建设。
六是拓展生态文化发展空间,提高城乡生态文明程度。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以及分片整合,以构建数字化监测管护平台为抓手,推动自然保护区示范省建设。新建一批湿地公园、主题公园、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创作一批社会效益明显的生态文化精品。
七是夯实林业基础工作,增强现代林业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组织实施《广东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监管,提高林业资金使用绩效。继续加大林业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许可监督力度,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成300公里林区公路硬化建设,全面完成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任务,大力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
八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林业系统服务大局的能力。加强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国有林场等基层单位建设,稳定机构队伍,强化职能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健全林业重大事项督查督办机制,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以优良的党风凝聚人心,以优良的政风推动工作,以优良的行风树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