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省林业局党组中心组召开2011年第一季度学习会,传达学习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和省纪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一主题,研究科学发展现代林业方略,推动现代林业强省建设。省纪委派驻省林业局纪检组长、党组成员肖伟昌就学习贯彻中纪委、省纪委全会精神作了专题发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俊光就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作了专题发言。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育文在会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一核心,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着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科学发展生态、民生、文化、创新、和谐等“五个林业”,建设现代林业强省。省林业局党组成员陈俊勤、陈亚广、孟帆、谭天泳、杨胜强,局机关大院全体党员、干部和局直属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等参加了学习会。
一是加大生态建设步伐,为建设幸福广东提供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和优良的生态宜居环境。必须站在建设幸福广东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稳定的林业生态体系,维护生态健康安全,构建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增加森林碳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为建设宜居广东提供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要以“五大生态屏障”和“十大重点生态工程”为载体,继续把生态公益林建设放在首位继续抓好,深入开展“万村绿大行动”和林业生态市、县创建活动,加快珠三角、粤北等地区生态一体化建设,构筑以珠江水系、沿海重要绿化带和北部连绵山体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不断提升全省林业生态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满足我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
二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建设幸福广东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和更好的强农富民条件。坚持以强农富民、繁荣山区经济为目标,积极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建设完善的林业产业体系,充分挖掘林业潜力,不断拓展林业经济功能,既保障林产品供应,又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最大程度地提升林业对农民持续增收的贡献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建设幸福广东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和更好的强农富民条件。我们要大力发展森林资源培育业、林木种苗与花卉业、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业、木竹材加工业、木竹家具业、木竹浆纸业、森林食品药品和油料生产加工业、林产化工业、森林生态旅游业、林产品市场流通业等“林业十大支柱产业”。
三是拓展生态文化空间,为建设幸福广东提供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和丰富的生态文化产品。要继续深入挖掘森林生态文化内涵,进一步拓展生态文化发展空间,积极构建繁荣的森林生态文化体系,不断提供丰富的生态文化产品。要加大森林碳汇和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宣传力度,推出感受绿色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各种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要组织开展生态文化主题活动,大力宣传森林文化、茶文化、竹文化、花卉文化、果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和“绿色饮食”文化,全面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要加大生态文化作品创作力度,创作一批社会效益明显的生态文化精品,传授生态知识,弘扬生态文明,推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要加快生态文明基地和绿色生态设施建设,新建一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文化博物馆、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
四是深化改革创新,为建设幸福广东提供兴林的体制机制和惠民的改革发展成果。继续解放思想,不断破除影响我省林业发展的思想障碍,不断完善有利于林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使林业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林农和林业干部职工,更好地适应“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要求。要集中精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在2011年底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务。要继续抓好和完善明晰产权主体改革工作,确保6月底前全面完成明晰产权主体改革任务,今年9月底前完成林改配套改革任务。积极稳妥地推进包括省直国有林场在内的林业事业单位改革。
五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为建设幸福广东提供安全的生态建设成果和稳定的林区社会环境。要切实加强依法治林,继续实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协调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各项工作。要严格管理林地、林木资源,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和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制度。要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加强湿地保护工程建设。要全力抓好森林防火,强化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控,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加大山林纠纷调处力度,防止发生涉林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林区和谐稳定。要坚持严打整治,适时组织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切实维护林区治安。
六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科学发展现代林业保驾护航。要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建设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局党组的重大决策部署。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力度。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严肃惩治违纪违法行为。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优良的党风凝聚人心,以优良的政风推动工作,以优良的行风树立形象。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