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郑佳欣 通讯员/张志科)生态景观林带与绿道融合延展,今后在增城无论是开车穿行于高速路,还是骑车悠游于绿道,都能欣赏到“车在画中走,人在画中游”的美景。笔者昨日从增城市获悉,今年增城市将建设1730亩生态景观林带,未来几年更将大力推进广惠、广河和增从三大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从去年起至2020年,全省将建成23条共1万公里、805万亩的生态景观林带。率先规划建设绿道的增城快马加鞭,紧锣密鼓推动高速公路景观林带升级改造工程。广惠高速公路增城段的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数十台钩机正在进行种植前的土地平整等。不久以后,这里将繁花盛开,绿树成荫。
按照广州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规划(2011—2020年),途经增城市辖区共有3条林带:广惠高速、广河高速、增从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增城市“十二五”期间景区商品林(丰产林)调整为生态公益林的实施方案》亦随之出炉,将加强北部山区生态公益林建设,推动生态产业区的发展,探索一条林业得发展、生态得保护、农民得实惠多方共赢的现代林业的新路子。
增城的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还有大手笔、大气魄。笔者了解到,在增城市行政中心以南,7000亩的人工湖——挂绿湖早已“浮出水面”,免费向市民开放。未来,以这7000亩挂绿湖为原点,一座花城、绿城、水城将拔地而起。广州市副市长、增城市委书记曹鉴燎表示,增城将以7000亩的挂绿湖为核心,突出花城、绿城、水城特色,提高统筹城乡和承接广州城区人口转移的能力,打造“低成本、高品质”的生态宜居新城。
值得一提的是,绿道与生态景观林带两大绿色血脉融合延展,组合成这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骨架,“让森林走进城市,公园走进乡村”。在增派公路等主干道,沿着绿道的脉络,“绿上添花”的生态景观林带逐渐隆起,花海树林四时不同。增城变“山区”为“景区”,变“林场”为“公园”,北部山区由“沉重包袱”变为“绿色财富”,逐步实现“绿色崛起”。增城市2011年接待游客1690万人次,同期旅游收入达42.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363元,同比增长16.38%,增幅连续5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城乡差别逐步缩小。
在荔新公路,6万多株花草、灌木丛、高大乔木与国家级的增城开发区相互辉映,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良性循环的美妙图景。在增城市市长叶牛平看来,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发展并不冲突,生态建设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优美的环境引来更先进、附加值更高的生产要素,而更高级的产业形态又进一步优化了生态环境。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