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黑脸琵鹭正在觅食。新华社发 郭竣工摄
“我拿着望远镜看到了一群候鸟在觅食,其中就有一只黑脸琵鹭。”珠海市观鸟协会会长郭竣工激动地说。
12日下午,珠海市观鸟协会在拱北口岸附近录得黑脸琵鹭的影像,这是自2013年以来,首次在珠海市市区发现全球濒危物种黑脸琵鹭的踪迹。
“以前它们都是在横琴新区的珠澳水域附近活动,这次飞来了市区。”郭竣工说。据她介绍,港珠澳大桥建成以来,曾有声音担忧工程建设会影响水鸟栖息,此次观测到黑脸琵鹭等珍稀物种则打消了顾虑。
近年来,珠海市在生态治理与水域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自推行河长制以来,横琴新区对河湖环境建立起保护管理机制,区内黑脸琵鹭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在保护濒危物种原有栖息地的同时,横琴新区也致力于建设具有特色的生态片区。位于横琴新区西北角的芒洲湿地公园集中体现了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11月12日,黑脸琵鹭和苍鹭在水域上活动。新华社发 郭竣工摄
自芒洲湿地公园启动建设起,横琴新区多次邀请专家对湿地设计进行意见征集以及方案论证。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中“澳-珠”重要节点的定位,芒洲湿地公园与澳门的生态保育区进行配合,意在共同打造适合黑脸琵鹭栖息的生态环境。
“我们是以引鸟为目的来规划建设湿地的,黑脸琵鹭与人之间的距离在50米以上时,它们才会选择在这里栖息觅食,我们在设计之初就为此留出了空间。”横琴新区河长办副主任科员罗华兵表示,“以往的公园建设都是以人的观赏性优先,而我们做出了观念上的转变。黑脸琵鹭需要浅滩,我们就建设出这样的生态岸线,虽然观赏性欠佳,但是鸟类更喜欢。”
从改造前杂乱的芭蕉林到如今完善的生态片区,芒洲湿地公园不仅引回了濒危物种黑脸琵鹭,也保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红树林湿地系统已记录的生物就有157种,包括红树林植物16种,主要树种有无瓣海桑、桐花树、木榄;鱼类81种,以花鲈、黄鳍鲷、青鱼、鲮鱼居多;鸟类60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11种。
如今的芒洲湿地公园每年都会迎来珠海市各所学校的中小学生,更有跨岸的澳门学生团体定期到访。绿色的湿地公园为青少年们提供了鸟类观察与水质净化学习的场所,同时也向年轻一代传递着生态文明新理念。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