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现白丝草新种,以“石门台”命名

  近日,产自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个植物新种被发表,这是迄今中国发现的第5种白丝草。该种隶属于被子植物藜芦科(也叫黑药花科Melanthiaceae)白丝草属。该物种被命名为“石门台白丝草Chamaelirium shimentaiense”,是首个以“石门台”命名的植物。

IMG_3367.JPG

  石门台白丝草的发现一波三折

  “起初是2014年冬季,在保护区进行科研监测时偶然拍到这个白丝草,因为没有开花,以为是普通的苦苣苔,就没有太在意。”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人员李远球感慨,石门台白丝草的发现可谓是一波三折。2017年4月,监测团队又拍摄到了初花期的白丝草,因为此前没有见到过这种植物,他们便将照片发给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童毅华博士鉴定。

  “中国目前记录的白丝草有中国白丝草、十万大山白丝草、南岭白丝草3种,它们的花被片要么是白色,要么是黄绿色,但这个种竟然具有淡紫色的花被片,很有可能是新物种,你们补充采集一些花果期的标本吧。”听到童毅华博士的这番话,李远球甚是激动,开始与这种植物打起了“持久战”。

  由于该植物生长在保护区核心区海拔1000-1500米人迹罕至的山沟里,监测人员每次进行标本采集需要花费2天时间,在山顶露宿一宿才能完成。“一开始对该植物花果期拿捏不准,2017和2018年连续两年都错过了果期,直到2019年才采集到一些已经开裂的果实标本。”李远球如是说。

  在此期间,童毅华博士查阅了相关文献和标本,确认该种与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其余10种白丝草均不同,应为一新种。2020年3月,新物种“石门台白丝草”在国际权威植物分类学期刊《北欧植物学杂志》(Nordic Journal of Botany)上发表。这也是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动植物监测10多年来,第一个由工作人员自己发现的植物新种。

IMG_8052.JPG

IMG_8016.JPG

IMG_8018.JPG

  世界白丝草属种类增至11种,中国增至5种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博士童毅华透露,目前全世界白丝草属有10种,2018年“绿花白丝草”被发表后,我国记录到的白丝草增至4种。石门台白丝草的发表,使得该属种类增至11种,中国白丝草属种类增至5种。

  据了解,白丝草属具有多年生习性,基生呈莲座状的叶,花葶从叶丛中央抽出,穗状花序,花被片6-3枚,雄蕊6枚,子房3室,蒴果室背开裂,种子具翅等特征。与之前记录的十种白丝草相比,石门台白丝草具有一些特有的组合特征,即叶片边缘皱波状,叶脉不明显,花被片6枚,辐射对称,淡紫色,先端钝圆且稍扩大,花丝带紫色,花期4-5月,果期6月。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以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被誉为“绿色明珠”。据调查,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2471种,隶属于271科998属。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

  近年来,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力推进动植物监测保护工作,不断加强野生动植物科研能力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截至目前已监测到旌节花科、鸢尾科鸢尾属、莎草科擂鼓艻属、芸香科石椒草属、远志科蝉翼藤属1科4属石门台物种新分布记录,增加了中国旌节花、小花鸢尾、长秆擂鼓艻、臭节草、蝉翼藤、广西越橘、樟叶槭、中华叉柱兰、鹅毛玉凤花、无叶美冠兰、小舌唇兰等近百种石门台分布新记录种。

IMG_3359.JPG

IMG_0695.JPG

IMG_7744.JPG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