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大力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浓厚氛围,广东省林业局启动了“我心向党 奉献林业”大型系列宣传活动,以典型林业党员及其先进事迹弘扬林业精神。5月27日起,省林业局将在“广东林业”微信公众平台及官方网站上陆续发布相关作品,深入挖掘广东林业基层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和团队的动人故事、光辉事迹和林业精神。本期,我们带来茂名市林业局四级调研员江雪梅的故事。
林业工作上山下乡,本是辛苦活,不过她学林爱林,28年来一直在茂名市林业局工作,从事造林绿化工作就整整14个春秋,可谓广东林业系统内罕有的、开展营林工作最长的巾帼英雄。
她就是江雪梅,她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不怕苦、不怕累,对绿色事业情有独钟,为茂名市的城乡绿化和生态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露天矿生态公园从无到有就是江雪梅带领其团队努力的成果。江雪梅带领团队,从先行先试到科技攻关到全面复绿,茂名市的城市“疤痕”经过生态修复,一步步实现了蝶变。
整整14个春秋专门从事造林绿化工作
1993年8月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系毕业后,江雪梅来到了茂名市林业局参加工作。犹记得,当时回到家乡时,周边很多荒山,森林覆盖率很低。
来到营林的岗位上,从此江雪梅与种树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始终牢记卢永根院士“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祖国”的寄语,坚守绿色初心,一干就是14年,乃至领导岗位上,绿化依然是其分管的重点领域。
江雪梅说;“有人觉得种树是力气活,男性力气大,方能负责,但是我喜欢绿色,看着树木一片片覆盖茂名,心里特别有成就感”。2013年8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决定》(粤发〔2 0 1 3 〕11号),掀起全省新一轮绿化大行动的热潮。2013年12月茂名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茂名大行动,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促进茂名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江雪梅记得,自己当时任茂名市林业局营林科科长,作为该项工作的牵头科室,通过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全市林业系统干部职工一起迅速投身到新一轮绿化大行动建设中,以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四大工程为抓手,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基础设施和保障能力建设。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茂名市全市共完成碳汇造林51.48万亩,碳汇造林的成活率及保存率较高,苗木长势普遍较好,以乡土阔叶树种为主的碳汇林大大提高了全市森林质量和等级;新建并完善提升广湛高速公路两侧生态景观林带98.08公里,全市辖区内高速公路两侧可绿化地块基本已种植景观苗木,除高架桥、水体等不可绿化部分外,沿线景观林带基本连成线,互通、出口等区域通过种植多排乔灌木等花色景观苗木,丰富了绿化景观层次;新增森林公园72个、湿地公园8个,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建设基于各地地域文化特征和城镇人文特点,在原有植被和自然风景的基础上,以生态绿化、湿地保护、休闲观光、地域文化为建设重点,集休闲、娱乐、健身、旅游为一体,为群众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健身场所,大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完成1020个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建设工作,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村民齐参与的方式,以注重保护、突出特色为原则,结合各村庄的自然条件、人文风俗等,重点对乡村的公共休闲绿地、入村道路、庭院绿地、水源涵养林等进行绿化美化,通过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农村景观,为增加人民福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2017年广东省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茂名市取得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
科技攻关助力露天矿全面复绿变公园
被称为“南方油城”的茂名,从卫星上俯瞰,会发现在城区西北角有一块呈脚印状的巨大“疤痕”,这是当年因开采油页岩而留下的露天矿坑。抚平这一城市疤痕,让露天矿“起死回生”,可谓茂名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2014年以来,根据茂名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引水、种树、建馆、修路”八字方针,茂名市林业局牵头开展露天矿生态公园矿区复绿工作。作为茂名市林业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江雪梅同志积极参与矿区生态修复工作,从先行先试到科技攻关到全面复绿,一步步见证了露天矿的蜕变和蝶变。
露天矿土壤含有强酸,树木不能种活,怎么办?江雪梅介绍,营林团队想到了客土种植,打破种树困境。由于露天矿矿区周边地表被废弃的化工危废和各种垃圾覆盖,土壤受到污染,且土质多为高岭土矿和油页岩,土壤贫瘠呈酸性,稍许干旱就板结,一下雨又排不出积水,林木种植难度大。在复绿中,采用换土方法进行林木种植。2014年初,结合城区内小东江和几大公园每年清淤工作,将淤泥作为矿区换土的来源,既节省复绿成本又确保客土成效,解决了制约种树的第一大难题。
考虑到矿区特殊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进行种植尤为重要。江雪梅介绍,我们组织专家反复试验,结合“能源矿迹地生态恢复技术推广”项目,在试种30多个树种后,最终找到马占相思、簕杜鹃等适宜栽种的树种,大大提高了种植的成活率。
创新互联网+林业,全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
露天矿生态公园矿区复绿面积巨大,仅仅一个部门的力量有限,如何调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国土绿化工作中?江雪梅想到了义务植树的“人民战争”,发动全民参与复绿成为茂名市绿化的成功之路。自2014年开始,每年春节后第一天上班,茂名市就组织市四套领导班子及市有关单位干部职工到露天矿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2016年至2018年,江雪梅又带领团队提请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露天矿生态公园认种认养认捐活动”,得到市直各单位及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和支持,掀起了全民植树造林新高潮,活动约有200多个单位、社会团体共5300多人次到露天矿生态公园进行了30多场次的植树活动,共种下主题林20多个、苗木13000多株。2014年以来,矿区复绿面积超7000亩,有效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提升矿区周边百姓生活质量。
随着露天矿生态公园矿区复绿工作的开展,如今到公园种树、休闲、健身成为茂名市民最热衷的事宜。趁热打铁,结合新一轮绿化茂名大行动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江雪梅又带领团队深入扎实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抢抓造林有利时机,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创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义务植树活动,成效显著。据统计,“十三五”期间茂名市累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951.43万人(次),植树6408.28万株,尽责率达96.7%;建立义务植树基地386个,面积约2.39万亩。2020年创新开展“互联网+义务植树”活动,并获评年度地方林(草)业新闻十佳新闻。
茂名上下联动成为粤西第一个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地市
2016年,茂名市率先在粤西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5年来,江雪梅同志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带领茂名市林业局创森办人员日夜兼程,以“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与担当,全身心投入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中去。2017 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 30.86 亿元,大规模、大手笔全面铺开森林城市重点工程建设。
数据显示,茂名全市共完成造林更新作业面积 48 万亩,年均新增造林面积占市域面积的 0.70%。结合城市扩容提质,坚持“绿随路建”,新建环城林带 1864.2亩,新建改造高速公路、国省道绿化带 624.2 公里,完善提升水系林网 991.05亩,新建城乡居住区绿道 107.54 公里,好心绿道成为全国首个贯穿中心城区的生态绿道。
“创森”期间,是茂名市绿化投入最多、绿地提质最快的时期,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主干道路有景观、重点区域有亮点、公园绿地有精品”的格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