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 承办单位:广东科技报社 支持单位: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作家协会 协办单位:广东省科协事业发展中心(广东科学馆)、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广东省自然保护地协会、广东省林学会 大赛主题 本次大赛主题由“弘扬科学家精神、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关注自然保护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两个专题组成。 (一)“弘扬科学家精神、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专题 通过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科学家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等,以及准确解读科学家相关成果及进展,创作系列科普作品,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爱国奉献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关注自然保护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专题 通过对自然保护地的地质地貌、人文历史、珍稀动植物等进行科普创作,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奖项 让我们先睹为快 奖项设置 按照科普短视频作品、平面艺术类作品、科普文学作品三种类别进行评审,设作品奖和优秀组织奖。所有获奖作品将入选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科普资源库,获奖参赛者入选广东省科普创作人才库。 (一)科普作品奖 奖项按两个专题分别设置,每个专题分别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5名,颁发相应的奖金、奖品及证书;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证书。 (二)优秀组织奖 向大赛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证书,并赠送相关科普作品展一套。 参赛组别设置 有科普创作和传播能力的团队及个人,年龄、职业不限,包括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在校师生、社会团体等,按照参赛者年龄分为2个组别: 成人组:年龄18岁以上,包含高校大学生等 学生组:在校就读的中小学生 参赛作品类别及要求 (一)作品类别 大赛征集作品分为科普短视频作品、平面艺术类作品、科普文学作品三个类别。 (二)作品要求 1.科普短视频作品:统一采用MP4等常用视频格式,分辨率不小于1280px×720px,时长为30秒以上不超过3分钟,可以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也可以诙谐幽默的形式展现。 2.科普文学作品:特写、传奇、剧本在6000字以内,游记、散文、诗歌在2000字以内,诗歌在50行以内。可配上原创视频解说,或做成自然笔记形式,并且为原创且未正式出版或发表作品。 3.平面艺术作品:包括四格漫画、条漫或一图读懂、海报、绘画等表现形式。海报作品规格统一为A1尺寸(594mm×841mm),以A1尺寸的jpg格式图片形式,RGB颜色模式,请务必保证图片内文字的可辨识度,可分多图提交,每张图片大小控制在5M以内。插画技法不限,形式语言要适合载体要求,体现出插画特色。 作品要求具有科学性、创新性、通俗性、艺术性和实用性,融入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特别是创新思维;语言富有感染力,内容科学准确;创新表现手法,注重实用性与易懂易记性,符合相关体裁或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和要求。同一个作品只能报名参加一个主题,同一个主题每位参赛者最多不超过三个参赛作品。 无论是热爱视频制作 钟情文学创作 酷爱平面设计
都可以在这个大赛一显身手!
时间安排
作品征集(2021年7月至2021年8月)
作品评审(2021年9月)
展览展示(2021年9月至2021年11月)
看到这里想必你已经十分期待
参赛方式及参赛流程图已经准备好了
报名方式
参赛者请于2021年8月31日前在粤科网(www.gdkjb.com)上报名并上传作品,关注公众号“广东科技报”(微信号:gdkjbwx)了解大赛最新动态以及赛事解读。
大赛官方发布平台
广东科技报(ID:gdkjbwx)
赛事微信交流
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
联系方式
1.广东科技报社
联 系 人:李健
联系电话:020—83341337-869
联 系 人:蔡敏霞
联系电话:13829737895
地 址:广州市越秀中路125号大院广东科技报社
2.广东省林业局
联 系 人:陈海生
联系电话:020—81700186
3.广东省科协科普部
联 系 人:张奕凯
联系电话:020—8354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