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足迹打卡③丨东江纵队纪念馆:广东人民的1400余次抗战记录

  广东是一片红色热土,林业系统有着不少红色文化、红色教育基地。广东林业推出“红色足迹”系列专题,为你介绍广东林业系统多个红色文化、红色教育基地背后的历史故事。

  本期,我们将介绍东江纵队纪念馆。馆内记录展示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在八年抗战中,对日伪军作战1400余次,成为威震南疆、蜚声中外的华南抗日战场上一支坚强的武装力量,被中共中央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

  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岭南中南部,该地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拥有极丰富的自然动植物资源。200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东江纵队纪念馆在罗浮山下建成。“东江纵队纪念馆”馆名,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


图片


  东江纵队纪念馆是“全国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广东省国防教育基地”“广东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

  总面积为558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300平方米,馆内设“序幕厅”“历史陈列厅”“红色故事长廊”“博罗红色遗址展示区”“多功能影视厅”“休息走廊”等,展示了500多张真实历史照片200多件革命文物。其中重要文物有国家二级文物东纵《前进报》的印刷机和东纵、边纵当年出示的布告等。


图片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是开辟华南敌后战场,坚持华南抗战的主要武装力量。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斗争中,东江纵队在党中央和广东党组织的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一万一千余人的武装力量。

  他们远离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孤悬敌后,在敌、伪、顽夹击的情况下,东江纵队紧密依靠群众,在东江沿线狠狠地打击敌人,成为威震南疆、蜚声中外的华南抗日战场上一支坚强的武装力量,被中共中央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是可以与八路军、新四新相提并称的“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如今,走进东江纵队纪念馆,馆内种种,依然能带你回味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

  序幕厅的正面是多媒体播放东江纵队历史简介及1938年至1946东江纵队活动地域大型电子沙盘模型。序幕厅两侧墙上,镶有歌曲《东江纵队之歌》和东江纵队精神,序幕厅内侧墙上,用红底金字,展示了中央9位领导人的题词。


图片


  移步历史陈列厅,展现在眼前的是大量的文献资料、真实的历史照片和珍贵的革命文物,陈列的文物主要有东纵老战士生活用具,以及缴获敌人的武器,全面反映了东江纵队、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的革命事迹。

  在红色故事长廊,我们可以看到,抗战八年中,东江纵队对日伪军作战1400余次,毙伤日伪军6000余人,俘虏、投诚约3500余人,缴获各种枪6500余支,各种炮25门。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祖国的独立,东江纵队有2500余名指战员为国捐躯,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

  东江纵队纪念馆是一座历史丰碑,它记载了东江纵队抗日救国的宏伟历程,它焕发出的凛然正气,将永远激励人们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