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丨修复当地生态,他们打造出了深圳新网红景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东林业特别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挖掘全省林业系统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典型案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本期,我们带来广东省沙头角林场的案例,他们开展多方合作共建,不断“升级”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打造出了全民网红旅游胜地。

图片

  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深圳盐田,是广东首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深圳唯一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园内拥有保护完整的珍贵原生态环境。

  广东省沙头角林场加挂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牌子,一直以来,林场持续开展省、市、区合作共建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不断提升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服务管理和生态修复水平,打造了大湾区新的原生态网红打卡基地。

  修复生态

  打造新网红景点

  据了解,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恩上景区原为恩上旧村驻地,是梧桐山海拔最高的村落。村民搬迁后,田地荒芜,杂草丛生,薇甘菊和五爪金龙等入侵植物蔓延,严重危害生态安全。

  沙头角林场与深圳市盐田区持续开展生态合作共建,将省森林生态示范园建设与盐田区半山公园带建设融合,对恩上景区开展生态修复工作。

  近两年来,累计投入近1.5亿元,将其打造成为生物多样性栖息地、自然教育营地、生态修复展示地和森林高质量景观展示地为一体的高山森林湿地典范和森林会客厅,探索出了“政府投资建设、林场统一管理、全民免费共享”的生态建设新格局。

  该项目一期于2021年初顺利完成。凭借其盛开正艳的波斯菊花海和清新怡人的山水环境,恩上湿地在春节期间C位出道,春节期间每日的游人从1000多人次跃升至近万人次,成为深圳新晋的热门网红打卡点,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到此观光游玩,尽享满山春色。

  挖掘本土资源

  森林旅游和自然教育成热潮

  梧桐山生态多样性丰富。据悉,沙头角林场自2016年国有林场改革以来,持续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作,现已精准提升森林3000多亩,林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96%。

  为实现生态惠民,林场挖掘本土野生花卉潜力,培育森林旅游和自然教育等新业态。林场与深圳市、盐田区相关政府部门合作,每年1月-5月开办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金钟花会、毛棉杜鹃花会,每年上山赏花的市民近5万人次,春节和阳春三月到梧桐山赏花成为深圳市民的热门节目。据调查,林场现有野生植物240科1419种,野生动物64科196种,拥有刺桫椤、穗花杉、白桂木、粘木、土沉香和蟒蛇、鸢、赤腹鹰、褐翅鸦鹃、小灵猫等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林场获批全国森林经营试点单位。

  林场依托资源优势,探索开展自然教育工作,通过“完善一片场地、建设一支队伍、编制一套教材和建设一个公益合作机制”,持续开展自然教育公益活动,累计参与近万人次。林场被评为全国自然教育学校、广东首批自然教育基地。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