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至28日第三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期间,东莞市多个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开展了10余场自然体验、文艺汇演、摄影展览、自然教育等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将森林文化与当地特色深度结合,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特别是亲子家庭前来参与。
一起来了解森林文化周“东莞经验”,看看他们都有哪些做法?
观鸟活动成热门选择
随着候鸟季的到来,各大森林公园、保护区迎来了众多鸟类,东莞的观鸟活动日益增多,为亲子家庭提供了不少接触自然的机会。
11月20日,大屏嶂森林公园举办野外观鸟自然教育活动。在参与观鸟科普大讲堂,认识东莞常见鸟类并学习观鸟方法后,40多名中小学开启了“户外考察”,透过望远镜观测到园区的普通翠鸟、暗绿绣眼鸟、池鹭、北红尾鸲等各种鸟类。
而在大岭山森林公园,“我是小小观鸟达人”自然教育活动吸引来了15组亲子家庭。小朋友们在自然导师的带领下,借助观鸟图鉴和望远镜,观察野生鸟类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将自己的所观、所思、所获写进了自然笔记。
森林文化周活动形式多样
森林文化周期间,东莞涌现多样形式的关注森林活动,不断丰富森林文化内涵。走进大自然,感受森林文化成为不少市民出游的首选优选,关注森林氛围日益浓厚。
“非遗在景区”之麒麟舞展演公益活动将森林文化与非遗文化结合起来,并邀请麒麟队在大岭山森林公园展演。现场击鼓鸣锣,气氛热烈,赢来不少市民喝彩。当地还展出生态摄影展,吸引市民驻足观赏。
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结合自身特色森林资源,开展“走进森林,过关斩将”自然教育活动,邀请市民沿清溪景区三坑仪廊-杨桥探幽自然教育径一路“过关斩将”,吸引了130多名市民参与。
此外,东莞多档公益自然体验活动纷纷在森林文化周期间推出,如将自然、艺术与化学完美结合的自然蓝晒,让孩子感受到了科学与艺术之美;走进大自然,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小小神农氏”系列课堂,让孩子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历史魅力,培养传承力量;还有释放儿童天性的小溪捕鱼体验活动,让孩子充分体验自然乐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