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迁候鸟竞相驻足 广东湿地万鸟翔集

  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全球迁飞区水鸟栖息地保护论坛”发布“中国水鸟保护十佳案例”。其中,青头潜鸭、白鹤、勺嘴鹬、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斑尾塍鹬7类水鸟都曾在候鸟迁飞通道上的广东留下过观测记录。

  作为全球重要的候鸟迁徙和越冬歇息地,广东河流、湖泊纵横交错,湿地资源丰富,越冬候鸟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据广东省林业局介绍,广东现有记录迁徙鸟类近400种。眼下,随着冬意渐深,候鸟南迁进入高峰季,数十万只候鸟飞抵或途经广东,带动每年一度的观鸟热潮,为沉寂的冬日增添了许多热闹景象。湿地和观鸟已成为广东冬季一道特别的景观。

  南迁候鸟做客 观鸟正当时

  入秋以来,南方陆续迎来各类候鸟,温暖湿润的广东再次成为候鸟天堂,仅在广州最南端的广州南沙湿地今年就已经迎来了近十万只候鸟。在这些“四方来客”中,不少多年未见的候鸟如今在广东再现。

  在韶关,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团队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和黄胸鹀,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红外相机新增拍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褐翅鸦鹃。在阳江,有观鸟爱好者近日在阳西县溪头镇散头咀沙滩拍到了世界极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勺嘴鹬。在深圳,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期聚集了100多只黑脸琵鹭,还发现了约15只白琵鹭,这是该保护区近年来首次记录到数量如此多的白琵鹭种群,黑脸琵鹭的数量也创下历史新高。在珠海,横琴石栏洲单独发现3只白琵鹭在滩涂上觅食,创下当地白琵鹭单次数量新高。

  各类“四方来客”到来,指向广东湿地生态面貌及状况不断向好的事实,也由此引发了各地观鸟热潮。近期,广东各地的自然保护区、城市周边的郊野公园、湿地公园、沿海滩涂等都成为了“观鸟”胜地。深圳湾、广州南沙湿地、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人潮涌动,众多摄影爱好者聚集于此,用镜头“捕捉”自然,定格候鸟起落、飞翔的瞬间。

  持续发力 打造候鸟栖息天堂

  如今,漫步湿地公园休闲游憩,观赏候鸟翩飞鱼翔浅底,已成为市民的生态福祉。广东成为候鸟越冬的重要栖息地,除了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还有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下不断维护而变得愈发优越的生态环境。

  广东积极推进候鸟保护,全面建立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严格落实全面禁猎野生鸟类五年的规定,加强南岭、珠三角等重要鸟区、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地等栖息地保护,并在候鸟迁徙季节,加大对省内候鸟迁徙路线重要节点的保护和修复,积极构筑候鸟迁徙驿站,野生鸟类种群数量逐步恢复并增长。

  广东省林业局相关人员表示,今后广东将继续构建完善的水鸟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利用湾区内滨海地带的联通性,携手港澳地区开展湿地生态保护,开展廊道节点质量提升、水鸟栖息生境修复、科普宣教建设和生态旅游建设,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候鸟湾区”。

  广东观鸟地推荐

  在广东,适合观鸟的地方不胜枚举,其中十佳观鸟胜地有: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州南沙湿地、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南澳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茂名电白水东湾红树林湿地、星湖国家湿地公园、阳江阳西县北寮村红树林湿地。

  另外,湿地分布着各种水鸟,南沙湿地、深圳湾公园可看到数十上百只珍稀的黑脸琵鹭;阳西、湛江亦有不少珍稀水鸟。林鸟则主要出现在各种森林环境中,粤北韶关南岭一带的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鸟种类多,广州周边从化、朱村的森林、灌丛也有很多林鸟。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