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突出“绿美广东”引领,高水平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绿美广东是新发展阶段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连月来,广东各县区也积极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下面一起来看看它们有哪些好的做法。
河源市源城区
近日,河源市源城区委书记刘国才主持召开绿美河源专题工作会议。刘国才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六大行动”为准则,重点抓好绿化美化“点、线、面”的统筹规划和标准制定;要明确工作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绿美源城生态建设工作新格局;要明确资金保障,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为推动绿美源城生态建设打好基础;要明确时间节点,合理把握工作进度,按时有序推进绿美源城生态建设。
河源市和平县
近日,河源市和平县委书记邓卓文到县林业局调研并召开绿美和平生态建设座谈会。邓卓文强调,要摸清底数,确保用足用活用好相关政策;要坚持全县“一盘棋”理念,多方整合资源,共同发力;要积极谋划,分步实施,重点抓好“点、线、面”项目的谋划和储备,协同构建“林和城相依、城和乡相接、林和人相融”的高品质城乡绿美生态环境;要优化提升,发挥效益,加快补齐生态修复各类短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特色经济林等,推进林业碳汇交易;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对口帮扶资金。
河源市东源县
近日,河源市东源县委书记秦卫民到县林业局,就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部署要求进行调研。秦卫民强调,全县林业系统、各乡镇、有关部门要牢牢抓住机遇,深入推进绿美东源生态建设;抓实重点工作,全面深化落实林长制;践行“两山”理念,因地制宜发展林业产业。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全民参与推进绿美东源生态建设浓厚氛围。
河源市连平县
近日,河源市连平县委书记邓小强率队到县林业局调研,邓小强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林业部门要系统谋划推进林业各项重点工作,奋力推动绿美连平生态建设开好局起好步;要加强组织领导,坚决扛起绿美连平生态建设的政治责任;要聚焦重点抓落实,持续优化林分、改善林相,大力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环城景观林等一批绿美工程,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梅州市蕉岭县
2月2日,梅州市高质量发展暨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动员大会召开。蕉岭县委书记刘鸿涛表示,蕉岭县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和保护工程,争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和林业碳汇机制探索,引育林业龙头企业和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力打造绿美广东梅州样板的蕉岭示范。
惠州市博罗县
近日,惠州市博罗县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大力实施绿美广东博罗行动。加快推进环太平山林相改造,大力推进绿美圩镇建设,提升县城绿化美化品质,推动国道、省道、县道、村道绿化升级等美化绿化综合治理,建设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绿美环境。
汕尾市陆河县
近日,“绿美广东生态陆河”2023绿美生态建设论坛在汕尾市陆河县举办。会上,举行共建“‘绿美汕尾’示范县”揭牌仪式,汕尾市林业局局长卓江广和陆河县人民政府县长程永东共同上台揭牌,开启“绿美陆河”生态建设新篇章。未来陆河县还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继续发展“林-材”“林-果”“林-茶”“林-蜜”“林-脂”“林-游”等新业态,让绿色发展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近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委书记许崇砚带队开展新春走基层调研,许崇砚要求,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全面建设绿美连山,要全面落实林长制,加强重要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大现有碳汇造林、疏林地、退化林的绿化攻坚,抓好林分优化、林相改善,抓好城乡绿化美化,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优化生态廊道、绿道等,从而实现从“绿起来”到“美起来”。
清远市英德市 近日,清远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在接受《南方》杂志时表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绿美生态英德。要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和林长制,持续推进英德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配合做好广东南岭国家公园建设,力争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积极实施“全域增绿”行动,推进城乡一体绿化美化,营造“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美人居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和林下经济,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清远市阳山县 近日,清远市阳山县召开全县领导干部大会。会上,县委书记邓菲强调,要狠抓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筑牢粤北生态屏障;要全力推动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推动绿色经济大提质。 揭阳市揭西县 近日,揭阳市揭西县召开“绿美揭西”生态建设现场会。会议强调,“绿美揭西”建设以“全民植绿、全域增绿、全绿增效、添彩惠民”为目标,立足揭西地形地貌特征、资源禀赋条件,结合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布局,通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城乡一体绿美提升、绿美保护地提升、绿色通道品质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提升、全民爱绿植绿护绿“六大行动”,全面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持续优化人居环境,不断增强固碳中和能力,强化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推动生态产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