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自然教育独辟蹊径

  乔木凌青霭,修篁媚绿渠。耳和绣翼鸟,目畅锦鳞鱼。

  粤北地区的自然风光,与省内其他区域相比,有着迥然不同的意趣,粤北的自然教育也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以并不算高的投入,在自然教育精品课程开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独辟蹊径。

图片

  区域纵览 走进“森林担当”去看华南虎

  如果说广东的自然教育有“上山下海”之特色,那么拥有众多名山的粤北地区,可说是其中的“森林担当”。

  丹霞山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因山石“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得名。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自2019年评为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以来,不断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加强课程设计、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等,吸引公众走进丹霞山体验自然教育。园内观鸟自然教育径、观蝶自然教育径等成为公众接触自然的平台。公园积极开展特色自然教育品牌活动,以科研助推自然教育,成为深受公众喜爱的自然学校。

  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基地通过组织自然教育研学活动和课程,结合现场解说、互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多种手段,利用自然教育课程《消失的丛林虎啸》《科普大陆龟的习性》《趣识动物》等将小朋友带入森林近距离接触动物,感受华南虎之美。

  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基地自然教育设施完善。基地开展的自然教育课程有以保护区明星物种紫纹兜兰为主题的“‘兜’很美”和以植物种子为主题的“跟着种子去旅行”,并且持续开发编制其他自然课程。

  广东连南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自然教育基地位于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三排镇与大坪镇交界区域。基地自然教育课程主要设置有岩溶地貌的认识、石漠化的形成与治理模式、野生动植物认识与保护。基地招募自然教育爱好者、自然教育志愿者,围绕公园丰富的自然资源等展开培训活动,创新自然研学实践教育课程。

  广东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教育基地设有自然教室,设计森林、湿地等自然教育路径,根据公园特色设计课程由专职老师带领开展自然教育活动。

图片

  稳扎稳打 省级自然教育基地数量仅次于珠三角

  《广东省自然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为强化“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空间响应,“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将构筑全面一体的“一核一带一区”自然教育发展布局。其中,“一区”是指粤北自然教育森林体验区。

  经过近5年的快速建设和发展,截至目前,粤北地区共建设省级自然教育基地34家,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1家,自然教育之家124个,自然教育径54条,包括自然观察径、自然解说径、森林体验步道和观鸟步道等类型。在省级自然教育基地数量上,仅次于珠三角地区。粤北地区现有自然教育特色课程110余门,其中有6门课程被评为广东省自然教育精品课程,包括《红石头的故事—了解丹霞地貌沉积过程》《水利工程师一大山里的水电站》《蝴蝶的一生》等。

  凭借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相对超前的意识,粤北自然教育在省内独具一格。当然,在成绩斐然的同时,粤北地区的自然教育仍存在功能性设施及自然教育活动同质化、单一化等问题,自然教育主体还缺乏社会力量。另外,当地自然教育体系在特色塑造和内容挖掘等方面仍有进步空间,自然教育活动难以全面持续展开。

图片

  金玉良言 自然教育导师应注重“因材引导”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丹霞山自然学校专家库成员李贵清长期关注粤北地区的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与社区发展领域,他认为,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该地区的自然教育已经在全省产生了示范效应,但就进一步推动自然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而言,仍然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

  一是高品质专业人才匮乏。自然教育导师在自然教育中要注重对参与者的“因材引导”,而并非传统的“教”,也不是简单的自然知识输出。从自然教育导师本身来看,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尤其是自然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基础理论,及时学习国家层面在自然保护地建设的顶层设计逻辑,以更好地理解自然教育的内涵和特点,以此来指导实践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在自然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检验自然教育等相关理论知识,加强对实践工作的观察与思考,形成个人的成长经验。从自然教育相关部门来看,要提供相应政策和学习机会。可考虑自然教育导师与专业职称评审相关联,激发自然教育导师动力。同时,提供学习交流机会,促进本地经验输出和外来经验输入。

  二是自然教育活动体验性不足。有学者曾对参加自然保护地自然教育的体验者做过调查发现,具备互动性、多重感官体验的自然教育活动往往能实现更好的自然教育效果。在自然教育活动设计上,要注重逻辑性,即活动目标与体验内容的契合度,前后体验活动的关联性。同时,要注重体验者与自然和其他参与者的互动,强调参与者在过程中的参与度,真正让参与者有机会从自然中学习,以获得多维提升。

  三是地方性吸引力有待优化。一方水土塑造一种文化,自然文化是自然保护地的特殊资源,也是区别于其他类型自然教育基地的重要素材。自然教育地方性品牌建设,要强化挖掘地方性资源,尤其自然保护地中居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自然文化,从而形成自身自然教育品牌的吸引力。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