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省林业局、省财政厅在河源市组织召开2024年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项目实施推进会,部署推进省级财政资金“补改投”改革试点,积极推动我省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省林业局副局长王华接,河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谢春艳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仁化、始兴、和平、龙川、大埔、清新等6个县(区)政府逐一介绍了2024年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韶关、河源、梅州、清远等市林业局负责同志就如何做好推进项目实施和监管工作进行发言。会议对项目实施提出具体要求,并就地市针对项目提出的问题逐一作出回应,与会同志积极围绕发展推动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项目实施,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提出建议意见,切实推动项目实施,增强林业特色产业发展信心。
会议指出,按照“拉一产强二产推三产”的工作思路,规划项目实施和推进建设,项目发展符合预期目标。一是项目有提前储备。2021年省林业局印发《广东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培育和管理办法》,2022年和2023年共认定两批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共30个,申报2024年奖补项目的共有18个。二是项目责任主体明确。广东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的申报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对项目推动有优势。三是以政治监督的方式对项目实施监督。项目所在地高度重视,成立工作专班,从组织上加快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四是项目设计合理,实事求是、可操作性强。项目总投资不低于500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改投”资金投资占股比例,一般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且不为第一大股东。省级奖补资金通过“补改投”方式形成的资产及后续收益应留存当地,净收益需按不少于50%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培育林业规模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镇村林业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会议强调,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政治监督的责任。重点监督2024年6个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项目,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折不扣地推动落实,确保6个项目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要加快推进项目的落实。要鼓励基层创新,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要明确目标责任、尽快完善项目方案。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主动作为,科学指导,为企业排忧解难,推动项目落地见效。三是要做阳光工程,建立健全项目运行管理机制。严格落实项目全过程绩效管理,强化跟踪及监督,压实项目实施主体的责任,建立项目长效运行机制。要加强监督指导,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要及时掌握项目实施情况,做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人民的检验、各项审查的阳光项目。四是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综合效益,打造“可复制、可推广”样板工程。项目要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综合效益,在实施过程中做到边干边探索,及时归纳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示范引领带动全省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财政厅资源环境处,省林业局规财处、改革发展处主要负责人;韶关、河源、梅州、清远等4个市林业局负责人;仁化、始兴、和平、龙川、大埔、清新等6个县(区)政府分管林业工作领导和财政局、林业局主要负责人等共40多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