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飞草长描春图 南沙湿地显生机

  3月12日,刚刚参加完义务植树的徐萍华、陈俊勤、邓梦柏等局领导,顾不上辛劳,来到广州最南端——南沙一片新“长”出来不到10年的湿地。这里是广州最多候鸟停留的地方。
  新垦湿地,位于距广州城区约70多公里的番禺南沙十八涌以南的地方,向着水天一色的珠江出海口,众多的鸟儿就群集在这广州最后一片约3000亩的大面积湿地里。环保型的电动游艇,静静滑入一片几乎望不到边的“海上森林”之中,如同巷子般的河汊两旁尽是10多米高的红树林。三三两两的水鸟正在水里寻食,它们不断地从水中冒出脑袋,望到我们的小艇,又慌忙潜入水中,这些水鸟在湿地的水面上划出一道道充满生命活力的水波。
  莺飞草长,初春的画面让人迷醉。徐局长欣喜地说道:“我是慕名而来,看到这样和谐的景象的确是不虚此行。”
  红树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胎生”,每一个满的荚子里都有一棵树苗,成熟时从母体上掉下来,要么插入母亲身边的泥土中生根发芽,要么随着海浪周游世界,直至找到一片适合自己生长的滩涂。随行的专家介绍说,新垦湿地区域内红树植物主要有无瓣海桑、秋茄、桐花、白骨壤等,对保护海提和提内鱼塘农田村庄,防风防浪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里独特的自然条件吸引了众多野生生物特别是珍稀水禽迁徙到此栖息、繁殖、觅食。
  在一片茂密的红树林前,随着众人的惊呼,只见数十只白色的大鸟从树丛中腾空而起,在我们的头顶上盘旋。原来,这是因种种原因没有按季节迁涉而留在了越冬地的“留鸟”。这些住下了就不走的“贵客”包括苍鹭、燕鸥、花脸鸭、白琵鹭、鸳鸯等20多个品种,其中最珍贵的要属黑面琵鹭,全球仅有不足1000只。南沙湿地里这片红树林,每年秋冬季都吸引2万多只候鸟前来栖息,尽管湿地形成不到10年,但已成为“亚洲重要鸟区”。每年冬天,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的千千万万候鸟已经把这里当成了它们的家园。
  徐局长感叹道,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真正保护生物多样性。她询问了红树林人工恢复、湿地公园建设等方面的情况,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湿地红树林的意义和作用,建设好基础设施,为市民参观游览湿地提供便利。据了解,南沙湿地公园一期核心区规划建设于十八涌以南、十九涌以北地区,用地面积约730公顷,预算资金为1000多万元。目前湿地公园已完成了长约25公里弯曲走向的河道开挖和部分道路景观工程。(编辑:唐洁)

   
   

新闻链接: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也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第三条规定,“湿地是指天然或者人工的,永久或者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者流动、淡水或者半咸水及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水区。”
  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控制土壤侵蚀、补充地下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维持碳循环和保护海岸等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因此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显示,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 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