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珠海淇澳岛的岸边乘快艇进入红树林生长区,你会产生不真实的感觉,仿佛陆地上的森林被移植到了海上。在蓝天碧水之间,顺水而行,两边是郁郁葱葱的红树,偶尔会有两三白鹭从林间飞出,优雅地成行盘旋;水中满是活跃的鱼虾,穿梭在红树之间,一片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珠海目前的红树林是生物最为多样性的地方。”红树林保护区的主任杨雄邦从事林业工作多年,“这种情况早在八年前无法想象,当时因为互花米草的存在,珠海红树林生长空间急速萎缩,通过植物更替措施,才使得红树林从1998年的32公顷扩展到现在的678公顷,我市森林覆盖率也因此提升了0.5%。”
红树林“大战”互花米草
跟随红树林保护区的何工程师,行走在淇澳岛的红树林堤坝上,看到一片片的青色互花米草,这些已经是保护区特意留下来进行教育示范的,这些草与田野间的青草无异,没有花朵,实在有些名不符实。
“千万不能小看这种草,它被引入后疯狂蔓延,特别是其根部发达,掠夺其他植物的营养,所到之处其他生物几乎无法生长。上世纪90年代的珠海红树林,深受其害。”何工还记得当时珠海治理红树林有些一筹莫展:“用18种除草剂,都无法根治互花米草。种植秋茄、桐花树等本土红树林也无法成林。”
“珠海是红树林的故乡,可因为互花米草,上世纪80年代的1500公顷到1995年只有102公顷,到1998年只剩下32公顷。”杨雄邦当时下定决心,一定要恢复珠海的红树林,消灭互花米草。
生物更替迎来红树林回归
坐船行驶在现在的红树林,会看到两边的树木特色突出,有的是似杨柳一样婀娜多姿的无瓣海桑,有的是端庄挺拔的海桑,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有10多米高,非常有“森林”的感觉。
“许多人都以为红树林只是一种树,实际上它是一个植物群落,包括许多树种,珠海目前就有红树树种21种。”杨主任说,1999年珠海引种海南的海桑和孟加拉的无瓣海桑,终于找到了互花米草的天敌。“无瓣海桑是生长速度最快的红树植物树种,年生长高度可达4米。随着无瓣海桑郁闭度增大,林中互花米草接收光照下降,其高度明显下降。5年生无瓣海桑的阳光遮盖率达70%以上,互花米草即停止生长,几乎消亡,其生长空间基本上为乡土红树林植物老鼠簕自然生长所取代。”
自然界的力量是神奇的,互花米草终于从1998年的260公顷下降到目前不足2公顷。淇澳红树林也成为目前国内最早进行人工种植并且恢复面积最大的一片红树林。
曾经有人担心无瓣海桑会不会影响本地红树的生长,杨主任为此进行了专门的科研,发现他们占据不同的潮滩生态位,无瓣海桑主要分布在前缘的低潮滩上,大部分乡土红树植物分布在中高潮滩。
为了促进本土红树的生长,保护区对无瓣海桑、海桑林分改造,套种间种秋茄,木榄等乡土乔木红树树种。现在,这些树种的长势都非常良好。
“珠海的红树林经过这样的演变,是非常生动的生物治理案例。”杨主任表示,今后将建设“红树林博物馆”,建立全球红树林基因库,并建设“珠海红树林湿地世界”,设立粤港澳自然保护教育基地,让更多的人了解红树林。(胡晓虹)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