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鹏城风景如画 人鸟和谐共处

 
  深圳是鸟的天堂,爱鸟、惜鸟、护鸟在深圳已经蔚成风气。如今,在深圳的许多社区,清脆悦耳的鸟鸣代替了晨起的闹钟,百鸟和鸣的“乐音”会准时“闹醒”早起晨练的市民;在社区广场、道路,以及家庭阳台上,常见鸟儿大摇大摆走动,丝毫不惧行人。鸟儿,正成为深圳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深圳市观鸟协会的一位专业人士告诉记者,深圳市区内常年有上百种不同的鸟儿在栖息繁衍,鸟儿自由自在飞翔的身姿以及百鸟啼鸣的美妙乐音装饰了这座城市的空间,也点缀了市民的生活。
  鸟儿为深圳人带来乐趣
  家住益田村的张小兵是市环保局的一位退休干部,退休后,她在自家阳台上找到了乐趣。原来,每天站在阳台上就能看到各种鸟儿飞翔的身影,久而久之,她爱上了观鸟。遇到漂亮的鸟儿,她还会拿起手中的相机拍下来,贴到网上与朋友们一起欣赏。几年下来,她在自家阳台和周边公园内拍摄的飞鸟照片竟有数千张之多。不知不觉,自己也成为爱鸟一族。
  同张小兵一样,以爱鸟、观鸟、摄鸟为乐事的深圳人非常多。他们甚至成立了注册登记的公益组织——深圳市观鸟协会。每周,协会都会有专人将观察到的新鸟种以及鸟类最新活动情况进行汇总,并报告给深圳市动植物研究部门。每年,协会都要组织各种观鸟比赛活动,他们还同一河之隔的香港观鸟组织展开交流。因为爱鸟、护鸟,深港两地居民又多了一条增进了解,互通信息的感情纽带。
  说起鸟儿,张小兵如数家珍。她说,深圳住宅小区内最常见的鸟类有十多种,主要有白头鹎、红耳鹎、鹊鸲、树麻雀、八哥、相思鸟等。在市政公园里常见的是大小白鹭、翠鸟、白胸翡翠、蓝翡翠、珠颈白鸲、黑色八哥等等。而在市区,常见的留鸟(不同于候鸟)约有50多种。若包括红树林保护区,鸟类则更多。每天清晨,很多鸟儿都会鸣叫。在各社区及道路边绿化带高大的树冠里,鸟儿们栖息繁衍。
  这里的鸟儿不怕人
  深圳人爱鸟源自对美好生活的珍爱和对环境的友好。爱鸟成为市民的自发行为。有人常年在户外“饲养”成群的野生麻雀并乐此不疲,有人发现受伤的野鸟而精心养护,没有谁去破坏鸟类安闲自在的生活。
  深圳的鸟儿胆大不怕人,常令外地来深人士感叹。王女士夫妇都是退休老教授,近日,她同老伴一道来深圳看望女儿。他们习惯了在高校里树木成荫的环境,原以为深圳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生活会很乏味。可是出乎他们的意料,女儿所在的小区位于莲花山附近,除了山上鸟儿成群外,小区内也早已绿树成荫,芒果树上挂满了果实,荔枝树小区内随处可见,到处是鸟语花香。清晨,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将老两口从睡梦中“闹”醒;黄昏,伴随一阵阵蝉鸣,鸟儿开始嬉闹归巢;而在白天,也常有各种不知名的好看鸟儿飞到阳台和窗前,它们扑闪着翅膀,唧唧喳喳地跳跃着。为了保护阳台上种植的鲜花,老两口只得坐在阳台上赶鸟。可是,“深圳的鸟儿似乎不怕人,有时赶都赶不走”。
  深圳是鸟儿的天堂
  深圳市观鸟协会秘书长红雅说,深圳市区绿化面积远远超过一般城市,加上深圳的大环境很好,特别适合鸟类生存,客观上为鸟类活动提供了巨大的活动空间。同时,深圳人素质较高,人们普遍重视环保,广大市民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爱鸟、护鸟在深圳早已蔚然成风,这一切都使深圳成为鸟儿的天堂。
  红雅说,除了世界罕有的深圳湾畔红树林保护区外,无论在市政公园、学校、小区花园,还是在其他公共绿化带内,深圳适合鸟儿生长繁衍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深圳洪湖公园管理处唐永存主任告诉记者,虽然洪湖公园位于闹市中心,但是因为有23万平方米的湖面,天然湿地环境较好,湖面荷花等水生植物生长得十分茂盛,加上陆地有大块草坪,还有各种果树,这些都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了保护好鸟类,公园特地在湖心辟出一个完全孤立的小岛,让鸟类不受人类活动的干扰。现在,这里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鸟岛”。从前年起,公园因地制宜,开展市民观鸟活动并举办相关摄影展览,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人与鸟儿的和谐共处,在这里得到了新的诠释。
  在深圳,观鸟协会的专业人士“规划”出了一条完整的“观鸟路线图”。顺着这个路线图,市民可以观赏到全市鸟类最为集中的几个“点”。这里也是各类鸟儿最为集中的几个地方,它们依次为:福田红树林、笔架山公园、梅林水库-塘朗山、东湖公园、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南山区中山公园、坝光盐灶村。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