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23线芹洋段发现‘零星火苗’,请护林人员迅速到场查清!”晚上8时许,随着梅江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的一声令下,负责该责任区巡查的护林员骑着摩托,不到三分钟就赶到指定区域。近期以来,梅江区在每一个村都建立健全村级专业护林防火队伍,全面构筑基层护林防火体系,保障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
近年来,梅江区全面推进“绿满梅州”、“十万群山森林围城”工程建设,不断优化城乡生态环境,营建起郁郁葱葱的城市“大氧吧”。为进一步提升生态功能等级,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梅江区委、区政府在66间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全部关闭或签订关闭承诺书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克服财政困难,采取组建村级专业护林防火队伍等方式全面构筑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着力加快生态宜居示范区建设,夯实绿色崛起基础。
据了解,该区专门制订《关于加强基层护林防火工作的实施意见》,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每5000亩至少配备1名护林员、每人每月600元的标准足额聘任护林员75名,并为所聘护林员统一办理人身意外保险,进一步健全村级护林员队伍,织密护林防火网络。同时,该区在每个有山林的镇(街道)组建起一支30人以上的镇级森林扑火队伍、每个有山林的行政村组建起一支15人以上的村级森林扑火队伍,配足基本扑火工具,并接受上级部门的业务培训和统一调度,以提高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安全、高效、快速地扑灭森林火灾。
与此同时,该区加大机制保障力度,确保护林防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该区制订护林员、村干部和扑火队伍管理制度,明确各自职责,严格奖惩。同时把护林防火队伍、机具装备、防火宣传、交通工具、防火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列入各镇(街道)财政年度预算,保障经费渠道,并实行补助经费与森林火灾控制指标挂钩的考核制度,对在控制指标内的镇(街道),区财政给予足额补助,超过控制指标的,按超控制山火宗数和超控制受害有林面积等值扣减财政补助,切实提高基层护林防火意识,以适应建设生态名城、推动绿色崛起新形势的需要。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