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种子”架桥筑起“绿色长城”

  从引进水稻、红树林种子,再到输出蔬菜种子,近年来,汕头市利用闽粤赣协作区这一平台,与福建省漳州市以“种子”架桥开展了农业合作,取得显著成效。近日,汕头市政府派出考察组到漳州考察学习,借鉴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先进经验,规划建设潮南台湾农民创业园,并作为农业投资项目参加11月汕头市举办的招商引资经贸活动。   自1997年以来,汕头市实施向大海要森林,急需大批红树林种子。为此,汕头市林业部门首先想到福建漳州,引进了许多秋茄种子,并在新溪镇试种成功。目前,成片的红树林在沿海堤岸构筑起了“绿色长城”。早在上世纪90年代,汕头市的澄海与漳州的龙海也经常开展农业协作。澄海在创建“吨谷县”的进程中,从龙海引进了许多的水稻种子,还在龙海布产繁育杂交水稻种子的基地,面积最多达到几百亩。同时,澄海也将优质的蔬菜种子输送到龙海,以“种子”架起了农业合作的桥梁。   近年来,汕头市农业招商引资领域进一步拓展,农业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抵御金融危机能力明显增强。潮南台湾农民创业园规划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已有一批台商到实地进行考察,台湾南投县集集农会投资建设火龙果生产基地、台湾同普有限公司与本市农业企业合作投资1亿元建立现代化环保型优质良种猪苗生产基地已初步确定。同时,以台湾农民创业园为切入点,加快农业主动融入海西经济区规划建设,以汕台农业合作为主导的外向型农业取得新突破。(魏盼生)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