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加强森林抚育 提高森林质量

  为巩固发展造林绿化成果,提高林分质量,提升林业形象,2003年惠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大力开展森林抚育工作,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秀美、打造宜居宜业的绿色生态惠州。为此,惠州市不断加大森林抚育的力度,开展全市中幼林抚育施肥统一行动,森林抚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的新造林已逐渐长大成林,林木长势良好,并逐渐发挥出森林的三大效益。
  一、领导重视, 把森林抚育摆上突出位置
  近年来,惠州市各级政府及林业部门高度重视森林的抚育工作,把森林抚育作为提升森林三大效益的重要措施来抓,以建设绿色生态惠州为契机,把森林抚育摆上突出位置,加大森林抚育管护力度,切实落实“三分种、七分管”。各县区的领导对抚育施肥工作高度重视,组织了由四套班子领导等参加的抚育施肥现场会,以此来推动整个地区抚育施肥活动的开展。2003-2004年连续两年召开市委、市政府森林抚育现场会,市委、市政府领导亲临会议部署并带领参会人员开展森林抚育,以此推动全市森林抚育的开展。各级林业部门都成立了抚育施肥督查小组,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为森林抚育管护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精心组织,确保森林抚育的顺利实施
  近年来惠州每年都组织一次抚育施肥统一行动,通过政府采购统一购进肥料分发到各县区,开展抚育施肥行动。在统一行动中,主要体现在“三统一”即统一购进肥料、统一时间进行施肥、统一施肥技术标准。市、县(区)林业部门成立了森林抚育的肥料运输组、质量监督组、后勤保障组。市林业局每年都成立由各科室负责人、市属国有林场技术骨干组成的抚育施肥监督小组,负责全市各县区的抚育施肥行动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跟班作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各有关单位组织具有造林资质的施工专业队,订立施工协议,明确施工内容,确保取得预期效果。据统计,2003年-2009年,全市共组织了200多支抚育施工队,出动工人1万多人次,共抽调林业技术人员1000多人次参加抚育施肥工作。
  三、突出重点,示范带动森林抚育工作
  为推动森林抚育工作的开展,积累森林抚育工作经验,惠州在全市主干道两旁和大中型水库周边的新造林地设立了30多个抚育示范点,对示范点连续三年进行抚育施肥,目前示范点已全部郁闭成林。惠城区的万亩黎蒴林、惠阳区永湖镇、惠东县寨场山等示范点的乡土阔叶树种普遍达4-5米高以上,特别是大亚湾风田水库周边的示范点,立地条件差,土壤瘦瘠,几十年都是黄土一片,通过三年抚育施肥,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今日的绿水青山。通过示范点的建设,增强了对森林抚育工作信心,带动了全市面上造林的森林抚育工作,改变了社会对林业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看法,提升了林业在社会的地位。
  四、加强督查,确保森林抚育质量
  为确保森林抚育质量,市、县(区)林业部门切实加强督查。市林业局组成了督查组,分赴各县区进行跟踪督查。督查组下去之前,由局领导亲自主持会议对督查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布置,并强调了督查组的责任,以确保督查组能够严格的进行督查。督查内容包括:一是督查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全天候跟班作业,确保施工质量和肥料施放到位;二是抓好肥料使用的监督管理,保证专人接收入库、保管、出仓调配,最后由施工队签收确认;三是定期召开由抚育施肥监督小组全体成员及各县(区)施工队负责人等组成的抚育施肥现场会,检讨抚育施肥工作,以更好地推动森林抚育的顺利开展。各县(区)林业部门也成立了质量检查工作组,组成质量检查队伍与施工人员一起蹲点到乡镇,全程跟班作业,督查抚育施肥工作。
  五、严格标准,落实抚育施肥技术措施
  为确保施肥工作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施肥过程中,严格抚育施肥标准,抓好抚育施肥技术措施的落实:一是科学把握施肥时间,根据我市的天气情况,一般选择在4-7月份较为适宜;二是把好肥料关,选用品牌肥料,根据我们的经验,一般都是选择俄罗斯复合肥或国内的品牌复合肥,其他杂牌或质量不达标的复合肥我们一律不采用;三是在施肥过程中尽量做到除草、扩穴、然后施肥,为防止肥料挥发和水流冲刷,要求做到施肥后要用泥土覆盖好;四是把握好施肥的标准,一般情况下,种植一年后的新造林其施肥量应在0.25千克/株以上。
  六、加大投入,保障森林抚育资金的落实
  各级政府及林业部门加大森林抚育的资金投入,市政府每年投入抚育资金200万元,用于统一采购复合肥,同时给予抚育施肥人工费一定补贴,有的县(区)财政较为困难,但当地政府十分支持抚育工作,也较好地完成了各年度的抚育任务。据统计,2003年-2009年,全市共完成生态公益林新造林地抚育施肥面积24多万亩,施放肥料6500多吨,投入抚育资金3600多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1200多万元。(惠州林业局)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