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城市绿千里 天地春满园


 季华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

道路绿网与水系绿网交织的怡海路。

 

  2006年佛山市政府在换届时第一次党代会的报告就提出“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为此2007年3月份全市又召开了“三年促变绿地佛山”动员会议,市委市政府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进一步完善全市绿地系统的“三年促变,绿地佛山”工作计划,至此佛山掀起一场浩大的全民参与促绿行动。

  今年初,省政府发布《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省委书记汪洋特别强调要为“绿道网”建设开辟“绿色通道”,《佛山市绿道网建设规划(2010—2020)》随后不久获得市政府通过,标志着佛山全市绿道网建设工作即将全面铺开。今日,佛山市将举行“三年促变,绿地佛山”总结暨绿道建设动员大会,总结三年绿化建设工作成效,并结合“绿道网”建设,提出城市绿化建设新目标。

  3年,全市新增、改造绿化面积达3060万平方米,5区完成2469公里六级道路绿化建设、改造提升工程,这连串简单数字背后既是这座2008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幸福指数具体表现之一,也是3年来佛山全体市民打造“花园城市”辛劳与决心体现。

  3年全市皆为绿园

  “在上海、广州,钢筋混凝土的大楼建筑很气派,但绿化条件有限,搞了一小块的绿化就得花几个亿,确实不容易。佛山城市的特点就是组团式城市,组团式城市最适合搞绿化,效果也最好。”佛山市委书记林元和在“绿地佛山”工作启动一年时,对全市绿化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表示肯定,并为后续行动加油鼓劲。

  时光倒回到3年前,2007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3年促变,绿地佛山”的重大决策,把绿化建设作为本届党委、政府的重要民生工程后,在市长陈云贤挂帅的市绿化委员会指挥下,通过林业生态建设、道路绿化、与周边市接壤路口绿化改造、城市绿化带动乡村绿化、企业学校等绿化工作,佛山正在编织“三年促变,绿地佛山,五年绿树成荫,花园城市”的生态霓裳。

  经过3年努力(2007.03—2010.03),佛山全市完成各项绿化工程1041项,绿化总投资22.37亿元,新增和改造绿化面积3060万平方米,全市5区在3年时间内共完成六级道路绿化建设和改造提升共2469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2.18平方米;累计组织479.1万人参加植树活动,种植各类树木1000多万株,营造各类主题林356个,完成山上造林面积9.59万亩;规划市级生态公益林30万亩。

  而这一切努力,赢得外界对佛山高度评价。2009年2月,佛山市高水平完成了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工作,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组充分肯定了佛山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成果和做法。

  3年绿网编全市

  现在,从广州芳村驱车进入佛山地境,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全长99.2公里的佛山一环被绿色树木“簇拥”的景象———满眼的青翠……而这样的城市“绿带”不仅仅是一环独有,3年来,全市完成道路绿化工程568项,市级道路衔接口、高速公路出入口整治绿化提升任务34项,河涌整治绿化111项,立体绿化63项,新建或改造公园绿地169项。

  取得如此显著成效,与佛山制定合理的绿化规划有着极其紧密联系。早在“三年促变,绿地佛山”行动伊始,佛山市规划部门率先出台了《佛山市道路建设规划管理规定》,明确六级道路绿化建设和提升标准,接着又出台了《佛山市绿网建设规划》,提出“十横、十纵、二环”道路和“三廊、一区、两环、两带”河道绿网建设规划,高起点构筑“2+5”组团绿网骨架。其中,将“一环”作为佛山的城市门户和连接“2+5”组团的黄金走廊进行重点打造。随后“一环”及其南拓道路沿线两侧用地绿线管理图则也陆续公布实施,对沿线两侧300米共约61平方公里划定了绿线,以此规范沿线两侧用地的合理开发。目前,“一环”全线绿化提升和沿线十大立交绿化建设已全面完成,成为名符其实的百里绿廊。

  城乡共创绿色

  “我清楚地记得,2008年下半年林书记跟我说,今后绿化改造工作不仅要在城市中心城区进行,还要向镇、村延伸。”现任佛山市绿委办主任的周春生介绍说,通过“万村绿”行动,全市已有122条道路绿化景观得到改进,同时市政府还为绿化工程完成质量较高的镇、村分别奖励100万元,并为这些镇、村送去树苗。

  “每个区一年绿化一条样板路,每个镇(街)一年美化一条路,5年下来,5个区就有25条样板路,33个镇就是165条路,加起来就是190条路。只要发动大家,就完全能够做得到、做得好。那时佛山就大不一样了,当然这也包括其他绿化项目。”佛山市委书记林元和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佛山的绿色改造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所以区、镇、村的绿化工作要责任到人,明确各自工程量、标准。

  为此,全市各区政府带领各自辖区内的镇(街)、村政府除了全力推进道路绿化外,还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立体绿化、河涌绿化等,提高城乡绿化建设水平。

  3年来,禅城区通过拆围透绿、改善景观、更新设施等措施对季华园、垂虹公园、白燕公园等进行改造提升;积极推行天台绿化工作,采取政府补助等形式,积极动员居民和单位等开展天台绿化,并推进汾江河岸绿化改造;南海区提出创建“绿色美丽家园”,重点推进全民健身公园、癹岗公园等改造提升和结合活水工程大搞滨水绿带建设,同时制定了“绿化下乡”计划,将绿化建设延伸至乡村。顺德区通过“花园式学校”和“花园式医院”创建活动,推进庭院绿化建设,其中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还申报了“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同时该区还推进河涌绿化,完成大良桂畔海沿岸、桂畔海南岸二期等景观工程;而高明区以点带线推动绿网建设和工业园及厂区绿化建设;三水区则重点推进西南涌左、右岸公园和云东海砂岗等公园建设,全方位动员,大力推进企业绿化,开展“花园式企业”创建活动。

  3年的增绿添彩,佛山收获了“组团城市,绿脉相通,绿廊环绕,公园棋布”的绿地系统。但更重要,当这座以“现代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富裕家园”为城市新定位的城市,把打造生态环境与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实事工程统一联系起来后,它将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