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南同志现任中共广宁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一直以来,他心系林业、情系绿色,在他的重视和领导下,广宁县的林业管理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特别是他任广宁县委书记以来,以打造生态文明竹乡为目标,促进了林业资源稳步增长,植树造林实现历史性突破,城乡绿化上新水平,生态建设成果丰硕。广宁县先后荣获国家、省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竹子之乡”、“全国最佳绿色生态县”、“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县”。
一、注重调研,创新林业发展思路。
刘正南同志以建设生态竹乡为已任,重视调查研究,掌握实情,他每年参加林业工作会议,听取部门意见,提出推动广宁林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特别是《规划纲要》出台后,刘正南同志组织林业部门领导同志深入学习《规划纲要》,提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态竹乡的目标,在《规划纲要》生态建设目标的框架下,制定一个更符合广宁实际的生态建设规划,在刘正南同志的指导下,林业职能部门制定出台了《广宁县2008年-2013年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将生态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广宁生态建设在实际操作上有了更具体的指导和目标。他经常深入山头、村庄考察广宁的林业生态状况,及时发现林业生态存在的隐忧。通过实地踏查,科学分析在坡度高的山顶不宜大面积发展沙糖桔种植,而应该在坡高低的丘陵或山脚种植,以减少水土而造成的生态危机,确保广宁的生态安全。
二、领导国土绿化,建设秀美竹乡。
广宁县面临珠江三角洲,背倚大西南,距广州市130公里,在《规划纲要》里被列入发展规划范围,素有珠三角“后花园”的美誉,为把这座后花园建设得更名符其实,刘正南同志任广宁县县委书记以来,始终坚持把造林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林业的战略举措来抓,以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绿色通道建设、城区绿化建设、自然保护区和海森林公园、宝锭山生态景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广宁县的绿化水平。一是加强考核,落实责任。亲自监督《广宁县领导干部任职绿化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将造林绿化成效列入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对造林绿化成绩好的,给予表扬和奖励,对未能完成造林绿化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或处分。二是率先垂范,植树造林。他每年都坚持组织和带领县镇两级班子领导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全县每年参加业务植树人数达35.3万人,完成义务植树100万株,义务植树建卡率达100%,公民尽责率达96%,推动了全县以“世纪林”、“机关林”、“青少年林”等为主题的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全县各镇均达到一街一景点,一镇一公园的要求,其中古水镇梨溪村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称号,共建成生态文明村50个。在刘正南同志的重视和支持下,广宁“万村绿”绿化工程工作在全县顺利全面铺开,完成51个自然村的绿化,发展珍贵树种种植8000亩,创建了坑口镇上林村、古水镇梨溪洲村、赤坑镇汶水横石坑村等省、市级“万村绿”示范村,深受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好评,荣获“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县”称号。三是突出重点,推动山上绿化。刘正南同志把发展非公有制造林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经常深入林业部门、鼎丰公司及各重点林业企业调研,与他们共商发展大计。县委、县政府为扩大造林绿化成果,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有关鼓励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出台了《广宁县扶持“三高”林业发展优惠办法》,为造林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非公制林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目前,包括鼎丰公司在内的非公有制造林面积已达到58万亩,以鼎丰公司为代表的林业企业每年为广宁创造38亿元的产值、1.7亿元的税收,占全县税收收入的56%。刘正南在重视非公有制造林的同时,支持西江流域水源涵养林、珠江防护林、林分改造、林业景观资源等林业重点项目的建设,跟进、督促县财政落实项目资金,使林业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实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巩固了绿化模范县成果,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目前,县城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6%,人均公共绿化10.5平方米;圩镇绿化覆盖率达到27.4%,人均公共绿地8.5平方米;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7.4%;省道宜绿化里程绿化率达100%,县道宜绿化里程达到90.5%。全县72万亩生态公益林一、二类功能等级从原来的72%提高到88.50%。呈现生态旅游初具规模、前景广阔良好的局面。
三、重视扶持,促进林业工作协调加快发展。
刘正南任县委书记期间,在县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不断加大对林业的投入。近年来,出台了《广宁县扶持个体私营企业优惠办法》、《广宁县加大发展竹业发展的决定》、《关于促进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由于有资金上的保障和政策的扶持,广宁县林业各项林业重点工程、森林资源土保护、工业原料林建设、各类示范基地建设、城乡绿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刘正南同志以执政为民的意识,充当了广宁县林业发展的引领者,实践了建设生态竹乡的理念,切实为广宁现代林业的发展履行了保驾护航的职责。(广宁县林业局 陈敏燕)
附件:
相关稿件: